蛇年春晚又在一片吐槽中落下帷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5cbebcc6a6c7122ccb11cca9912cb56.png)
每年的春晚,唯一不变的就是难看,今年的春晚尤甚。十个节目有八个是舞蹈类节目。几个小品和相声都难言满意。《借伞》堪称开创了小品的新境界,18人轮番上阵,人数够多,画面够唯美,戏曲也足够艺术性,但却缺乏小品最核心的卖点:逗人一笑;沈腾马丽的小品《金龟婿》是本场晚会唯一值得看的节目,但与以往的沈马小品相比,档次不止下降一个,题材不错,前期笑点也足,但结尾潦草,有虎头蛇尾之感;另一小品(名字忘记了,镇长下达的命令,下级层层加码)完全就是说教小品,没有笑点;
而相声节目更是灾难,年年上春晚的岳云鹏再次贡献灾难级节目。如果一个表演者不是靠作品走红,而是靠吐槽带来流量,那是对这个表演者的最大侮辱。
“江郎才尽,黔驴技穷”,用来形容春晚再合适不过。早期的春晚以“敢说话”著称,小品、相声等语言类节目占比较大,在逗人捧腹大笑的时候丝毫不会有教育寓意;那时候尽管电视不多,但好作品口口相传,时至今日依然奉为经典;
而如今,随着网际网路的快速发展,艺术家在创作源泉上受到很大的限制,我们也可以理解,如今在好笑的梗都已经在网络上流传开来,要想在春晚舞台上创造新梗已经非常困难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春晚的演员需要花费数月甚至一整年的时间来训练,只为了在春晚舞台上给到最好的呈现效果。但很遗憾,对于大多舞蹈类节目,全国大部分观众其实都没有艺术细胞,尽管舞蹈看起来很优美,但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却没有几个。
再则,每年的春晚从人力、物力、财力都耗资巨大,有时甚至还开了多个分会场,这都是不菲的成本投入,如果花费巨资和时间成本却得不到广大国民的认可,是否应该深思一二。
如果有人问:“你对春晚有什么建议”?广大网友估计都会调侃“建议春晚别办了”!这当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当前春晚的困局所引发的。
当然,春晚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中国十四亿国民,目前依然有将近一半的国民有看春晚的习惯,蛇年春晚收视率更是达到了33%,这是任何电视节目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尽管可能多数人只是打开电视听个声音,但这也是春晚存在的意义。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点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