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地信任,甚至自己认为必将失败无疑。
最近,一对母女的对话,引来了很多网友的怒赞。
安徽,一对父母带着女儿乘坐高铁外出,买票时,母亲多花了482元买了一等座。
小女孩就问妈妈:“为什么要多482元买一等座?二等座又不是到不了?”
这位母亲的回答十分让人意外,她表示:“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要知道,你值得一等座,你配得上一等座......”
用父母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会有罪恶感,很不自在。
每次买过喜欢的东西后,都有一种负罪感,总觉得自己不该买。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上热搜的视频——“四块钱的饮料母女”。
短短几分钟,真的有一种窒息感。
我们很多父母有一种习惯,就是会向孩子哭穷,希望孩子能勤俭,懂得父母的辛劳,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你知道爸爸妈妈赚钱供你上学,多不容易吗?”
“你在外面别乱花钱,也别乱跟别人攀比,家里环境不一样”
“我们砸锅卖铁也会供你上学的!你以后,可要好好报答我们啊!”
......
其实这样,固然没有什么错,但是我们经常哭穷,长期给孩子灌输“家里穷”的思想,会导致孩子在花钱的时候,充满愧疚。
这样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大部分都会选择过“低配版”的生活:他们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不敢在工作上争取,不舍得为自己花钱。
“配得感”,正在成为中国孩子身上最稀缺的一种品质。
一个人的低配得感是可以从环境中被教育出来的这段母女的对话,让我想起了之前在网上看过的一个故事。
一个男生即将大学毕业,他跟室友约好一起去毕业旅行。
他是个懂事的孩子,也心疼父母的付出,毕业旅行的经费,他没有向父母开口要,而是自己做兼职,跑外卖,挣钱去旅行。
因为路途较远,他们决定搭乘飞机,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
他兴奋地将飞机上的风景分享给自己的母亲时,却得到了这样的回复:你过的富人生活,爹娘过的地狱生活。
这句话,瞬间让这段旅程变得黯淡无光。
母亲的挖苦和讽刺,让他心疼不已,愧疚难当,好像自己犯了个天大的错误,他甚至自我怀疑,是否不配拥有别人一样的人生。
有的父母,似乎天生就在跟苦难“较劲”,他们习惯了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习惯了抠抠搜搜过日子,也习惯了在孩子面前不断地哭穷。
所以,当孩子向他们分享快乐时,他们就会自动把这份快乐,换算成多少钱,然后舍不得,进而挖苦讽刺,责备训斥。
网上有个女孩说:
爸妈总觉得我的日子过得太舒服了,在我分享我的日常时,总要和我对比一下——“你吃那么好的饭,我才吃碗面条”。
这样的父母,实在太让人窒息。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以贫穷来绑架你,让你觉得自己稍微得到一点好的东西,都是对不起父母。
这些随口道来的话说多了,就会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种观念:
我在吸干父母的血供养自己,谁还能安心去体验人生的美好呢?
如何培养孩子的“配得感”?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
“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人生三观、精神品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深受家庭、父母的影响,很多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培养孩子的“配得感”,父母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1.多用描述+总结词的方式鼓励孩子
心理学中有个“ABC理论”:同一个事件(A),因为信念(B)的不同,会有不一样的结果(C)。
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多用描述+总结词的话语鼓励孩子,帮助孩子种下“我可以”的种子。比如,当孩子将房间整理好的时候,可以说:
“你把东西都归置到了架子上,我觉得房间看起来,很舒服、很整洁”(描述所看到的情况或感受),“你收拾得很有条理哦”(总结词)。
当孩子听到了父母描述性的鼓励和赞赏的时候,他们会重新审视自己,重建心理的配得感,内在自我也会不断成长。
2.带孩子见更大的世界
听过一句话:“吃过百味的孩子不会只惦记糖果,见过世界的孩子也不会只计较眼前的一块饼干。”
见过世界广阔的孩子,才不会被困在自己小小的天地里。
a.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多看。
每天睡前或是安排一个固定时间带着孩子看书、看纪录片等。
让他们看见不一样的人、事、物,打破自己的固化思维,通过阅读形成正确、正向的价值观。
b.父母可以带孩子多行。
带孩子出去走走,不一定是出门旅行,可以带孩子,去菜市场看看百味的人生,每个小人物都有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去博物馆看看时间和历史的厚重,在时间的长河中,存在即有它的价值;
去运动场,看看那些为了梦想拼搏的人,每个梦想都值得被尊重。
孩子见识过更大的世界,他们会明白,自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格局打开了,个性自然也会得到更好地塑造。
心理大师荣格说过:“潜意识操控着你的一生,而你却称之为命运。”
一个坚信“我可以”的孩子和一个认为“我不行”的孩子将会拥有完全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而孩子究竟如何认知,全凭我们去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