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政府极限贸易战闹剧告一段落,目前美国在荒唐的关税征收计划上开始逐渐让步。首先是对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进行90天的对等关税豁免,4月11日,又对进口自中国的手机,集成电路,芯片等科技产品进行关税豁免。川普这种对贸易战争先是无限强硬,后又不断认怂的做法,让美国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川普就是个小丑。弗里德曼的原话是:“既然请来了小丑,那就等着看戏吧。”接下来,我们就从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视角,看一下为什么他认为川普的所作所为为什么会让美国陷入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我们又是否应该趁着美国认怂的时候,趁他病,要他命?

从美国学者对中国的态度看,其所谓广泛联合盟友共同对我们发动贸易战的做法,本质上是民主党的那套做法。现在“蜜汁自信”的川普一上来,就给了过去美国执行了四年的政策一记大嘴巴子。并表示:民主党那都是在害美国,接下来看我表演。结果川普一通表演可谓让人大跌眼镜。
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背刺欧洲,出卖乌克兰的做法让欧洲觉得羞辱的同时,也让乌克兰对美国失去信任。
川普的一通乱拳挥出,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让美国的盟友觉得这玩意儿靠不住,于是欧洲开始纷纷表示支持欧洲军工体系崛起,大量投入军工说明欧洲已经对美国绝望了。
本来欧洲对华进口汽车加关税,就是为了迎合美国的想法,跟美国来个同步对中国施压。结果川普将结束俄乌战争的承诺做成个笑话之后,又开启了对世界无差别宣战的关税战计划。这一下,欧洲算是彻底被玩残了,再也不敢相信川普能整出什么建设性的幺蛾子了。
于是乎,欧盟委员会主席开始向中国示好,释放对华善意信号,据说最近中欧关于汽车产业的谈判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接下来,欧洲将用限定最低售价的方式取代对华汽车关税,以博得中国的好感。这意味着欧洲在对华贸易争端上采取了让步的策略,他们希望的,自然是我们投桃报李。所以我预期接下来,中欧之间将达成突破性的贸易成果,以规避美国无差别关税战!
在川普无差别关税战之后,诸多国家虽然瞬间对美国送上膝盖,但是同时也向中国表达善意。川普马上意识到不对劲,于是一边对外表达他在等中国的电话,以求中国能跟美国谈判。并通过白宫发言人公开表示,只要中国愿意跟美国谈判,美国对中国会非常给面子。另一边宣布对除中国外所有国家的对等关税豁免延长90天。很显然,川普担心对等关税战会导致世界主要国家团结在中国的周围,反过来形成对美国的贸易包围。当剧情走到这一步,川普的对等关税政策算是距离彻底失败仅有一步之遥了。

我国在对待美国的态度上,采取了罕见的强硬态度,这是基于现况的自我选择。需要解释一下,我们为什么对美国的贸易战争态度如此强硬,这是在我们做出试探之后,综合考量的结果。
首先,2025年2月,川普刚上台,我们就派出055驱逐舰到土澳周边给他们来了个“给一个大洲画地图”的远洋军事存在。这一壮举我过去分析过,目的就是为了测试美国的反应。按照美国的一贯尿性,我们的军舰去他们盟友家门口显示军事存在,美国高低也要帮盟友出头的。土澳就是基于这种判断,所以一开始反应非常激烈,就像个被摁住的狗使劲扑腾。结果等来等去,也没等来美国的援助,土澳产生了有点像被扔进狗肉车的恐惧感,随后也不扑腾了,也做出了软化表示。既然土澳态度软化了,那么咱们的军舰也没必要继续在那了。
055编队去土澳家门口放炮仗,本质上就是从军事层面做一下打狗看主人的试探。既然川普没什么反应,而且其国防部长还公开表示没有意愿跟中国发生军事冲突。那么我们也就明白了美国的底线,说白了,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无论做什么都只是纸老虎,都只能表现出看上去威风凛凛,但是实际上外强中干。
于是乎,在面对川普将无差别关税战打成只跟我们一家的贸易战后,我们坚决反击。并在将对美国关税加到125%的时候表示,美国再跟随对华加关税,我们都不再理睬了,因为再加下去根本就没有意义,只要关税超过50%,两国贸易事实上就中断了。我们的表示意思很明显,不跟你玩了,川普愿意斗气的话,可以将关税加到10000%,反正我不陪你玩了,你高兴就行。
川普等来等去,没等来中国软化的态度,反而等来了一顿羞辱。这时候他又表现出了调停俄乌战争时期的犹豫,并公开表示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于是又在4月11日宣布对来自中国的科技产品实施关税豁免。很显然,离开来自中国的手机,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品,美国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替代商品的进口来源地。印度和越南对中国出口商品的补充主要集中在低端领域,富士康原本计划扩大在印度的手机生产,结果被打脸又将产能搬回郑州说明,美国想依靠印度和越南提供商品的计划是走不通的。
当关税战打到这里,我们也并没有要跟川普和谈的意思。只是表示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豁免是中美贸易关系的积极信号,但是同时表示美国做的还不够。这才有了弗里德曼对川普“小丑”的称呼,并将川普的关税战当作一场马戏看待。在他看来,美国底层民众选出来的马戏团,在应对大国争端之时的做法就像是在表演,色厉内荏唬不住人之后就会立马退缩。如此儿戏的做法让美国陷入了极大的被动之中。

弗里德曼表示,川普应该出一本书,书名就叫作《认怂的艺术》,以此来讽刺川普的胡闹和无能。他表示,川普的做法让美国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而是自9.11以来在盟友心中的地位,现如今,一通乱拳出击不但没有给美国带去任何利益,还让美国盟友对美国的信任化为乌有。川普的对等关税政策让美国的盟友们觉得自己成了美国的敌人。在弗里德曼看来,拜登政府的阿富汗撤军搞砸了美国在中东的信誉,川普的贸易战则相当于阿富汗撤军的贸易版本。
进而,弗里德曼重新陈述了他个人的观点,他表示,美国和中国的贸易不平衡需要解决,而川普的解决方式不对,应该从更宏观视角看待中国的贸易优势。他表示,中国的制造业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如果任由中国继续发展,有一天中国将生产出全球需要的所有产品。基于此,美国应该联合包括日本,欧洲,越南,印度,韩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和印尼组成统一战线,共同来对抗中国的贸易优势。
在弗里德曼看来,中国是个拥有14亿人口,而且具备丰富人才储备和优良基础设施,并且储蓄率很高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是不可能爆发难以控制的经济危机的。基于此,跟中国的贸易对抗是愚蠢的,只有通过谈判从中国获得好处,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而川普对中国的无脑开战,是所有招数中最愚蠢的。
在弗里德曼看来,美国要想恢复制造业,为美国底层民众提供蓝领工作,该做的不是用关税战逼迫制造业回流美国,而是跟中国谈判。对中国进行招商引资,用中国曾经改革开放的方式,让中国制造业在美国兴业,并承诺给中国资本以50%的回报,用美国的市场换中国的技术。而不是用关税这种赤裸裸的掠夺方式逼迫中国就范。这样做,只会让世界陷入萧条,美国则会在失去领导地位后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在弗里德曼看来,这次川普搞砸了关税战的后果是严重的。这会给中国传递一个信号,就是美国政府这次一计不成不但迅速退缩了,还将美国的盟友都得罪了。而且川普那种毫不含糊表明自己观点的说法本身就是在放屁,嘴里表达强硬的同时,根本不顾及自己明天就不承认自己说过的话。于是乎,越来越多的美国盟友开始联合中国,而非联合美国。
很显然,川普关税战中有多强硬,认怂的强度就有多高。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要不要因为美国对华科技产品的关税豁免,而对美国表达善意?若不是,我们是否需要再加一把火,让川普的儿戏继续沉沦一段距离?自从川普对华关税豁免清单出炉之后,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不应该接受美国的善意,而是应该继续反击美国。美国之所以对来自中国的科技产品进行关税豁免,是因为美国生产不出来,而且也找不到替代商品。这样一来,美国不对这些商品进行关税豁免,等于是美国利用贸易战对内征税。我们何不趁机提高这些商品的对美输出价格,让老美在这场沉沦中再狠狠下跌一波?这样一来,我们出口的利润更高,可以通过对这些商品出口征税的方式补贴国内的消费市场。
我想这种观点应该不乏拥趸,大家之所以这样看,正是基于战争状态下你退我进的思维,此时正是趁美国病,要他们老命地绝佳时机。

事实上,这种思路将“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制造业优势过度强化了,这背后复杂的经济学逻辑注定了我们很难通过这种方式要了美国的老命。我们结合本轮关税战美国的目的,我们的应对来给大家稍做一下分析,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昨天的文章中我做过分析,美国之所以对中国发动极限贸易战,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逼迫中国谈判,用人民币升值的方式,换取美国的再工业化。或者说用中国国运脆断的方式,换取美国的再次伟大。
为什么川普明里暗里那么多次期望中国给美国打电话进行贸易谈判?为什么川普那么想中国跟美国和解?说白了,川普还是五年前的那个川普,他以为贸易战依然是一场“胆小鬼”的游戏,只要他以美国市场为要挟,那么所有对美国保持贸易顺差的国家都会就范,都会跟美国妥协并愿意给美国让利。
现在美国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在美国国债基础上的,或者说绑定中国商品的美元信用难以为继。这个时候恢复美元信用的方式,要么增加美国的信用,要么扩张人民币的信用。增加美国信用的方式,是扩张美国的财富创造能力,说白了就是美国的制造业回流计划。如果美国再次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强国,美元的信用不就稳了吗?不再需要从全世界各地去找性价比高的商品,来维持美元的购买力,这样一来,美国才能实现真正的伟大。
而扩张人民币的信用为什么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呢?美国主导下的国际贸易体系,真正能提供最大量高性价比商品的国家是我们,我们商品的计价货币是人民币。如果人民币升值,那么意味着我们出口给任何国家的商品价格都会上涨。要知道,我们对美国出口虽然很多,但是一旦人民币升值,那么我们出口的损失要远远大于中美之间贸易断链。而且,人民币升值会导致美国制造业的性价比提升,反过来扩张美元的信用。有了信用扩张,美联储就可以印出更多的美元,来化解当下美国的经济问题。
说白了,我们不能妥协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一旦妥协,美国必然要求人民币升值以缓解美国的经济困境,就像1980年代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广场协议那样。日元升值美元贬值让美国科技企业获取美元的成本变得很低,这样一来,上世纪末美国成功引爆了互联网技术革命。现在美国想要跟我们谈判的套路是一样的,他们希望通过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方式,重新为美国的科技企业提供廉价的美元融资,如果能引爆AI革命自然更好,如果不能引爆还能促进制造业回流,而且是不需要成本的,自然完成的制造业回流。
现如今,在这场“胆小鬼”游戏的博弈中,美国率先败下阵来,各种认怂的原因,无非是现在的美国比1980年代的美国更加虚弱,而且债务危机,财政危机更加严重。这等于美国根本没有时间窗口等待中国妥协,大棒挥出去吓不住人,自己力气先耗尽了。

在川普看来,既然中国对美国出口那么多,所以笃定我们一定会像越南一样撑不住,很快会跟川普和谈。这种思维就好像是在调停俄乌战争时,认为乌克兰没有美国的援助就打不下去一个道理。美国没料到欧洲会坚决站在乌克兰一边,就像没料到中国会硬刚到底一个道理。我之前说川普拥有印度网友一样的“蜜汁自信”,恰恰来源于此。他也不想想,作为一个储蓄大国,我们有三百万亿的存款,这些存款是足够冲销我国债务的。理论上,我们可以在去化地产泡沫和债务泡沫的路上坚持很长时间,而美国根本就坚持不住。
现在,坚持不住的川普不得不对中国进口的科技产品进行关税豁免,因为再不豁免,美国进口没有替代产品,美国的通胀短时间内将飞到天上去。通胀的危害无需多言,如果因此让美元的信誉造成影响,美国经济崩溃才会真正发生。如此一来,如果我们提高科技产品对美国的出口价格,是否意味着美国必然面临更严重的通胀,从而有可能诱发美元的信用崩溃呢?
在我看来,这么做同样是愚蠢的,而且这样做跟人民币升值的效果是一样的。主动提高价格,只会让美国开心到跳脚。原因很简单,我们的科技产品之所以在世界上有竞争力,并非是因为“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而是因为我们的科技产品价格低。
过去我们曾说,我们只要攻克了一项高科技,就能将相关产品白菜价,这种话说起来感觉挺嗨的。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白菜价呢?谁不想更高端的产品创造更多的利润呢?难道将高端制造业也变成廉价的代名词真的有利于产业的进步吗?
事实上,不是因为我们愿意卖的价格更低,而是因为之前这些市场并不属于国内制造企业。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产业升级上迅速扩展市场份额,说白了还不是从其他企业手里,通过价格竞争的方式夺过来的吗?
从汽车和芯片领域这几年的表现,科技升级的例子似乎殷鉴不远吧?我们的汽车为什么能迅速崛起?说白了,我们的汽车性价比高,同等质量情况下,我们能比国外品牌便宜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大家选购任何商品,都是基于性价比的参考。欧洲人难道不爱他们自己的国,他们为什么愿意选购来自中国的汽车呢?个人商业决策不掺杂任何其他因素,只跟性价比有关系。毕竟再怎么说,消费者只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
芯片产业事实上也是同样的,中美科技战之前,我们进口芯片的金额超过石油,是我国最大单一进口商品。科技战之后我们不得已自主发展,几年的卧薪尝胆,惕厉奋发赋予了中国芯片产业极大的爆发力。现在我国已经稳稳占据中低端芯片的全球市场优势,我们在芯片领域的贸易已经实现盈余。而之前属于台积电,三星还有联发科,英特尔的中低端芯片市场份额,基本上都被中国芯片企业拿下了。我们凭什么?试问如果不是更低的价格,谁会选择我们的产品呢?

能看懂这里面的逻辑,也就能清楚,我们为什么不能在美国对我们进行关税豁免的科技产品领域提高价格了。
我们打个比方,我们将出口汽车的价格提高一倍,汽车出口的利润率肯定是提高了不少,但是当价格同质化和产品同质化同时出现之后,谁能保障我们的出口汽车更有优势呢?之前日系车在全球都占据着市场优势份额,现在国产品牌所到之地,日系车纷纷表示打不过。我们如果将产品售价提升,本来长期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日系品牌,还会被我们击败吗?
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提高集成电路的对美出口价格,是否意味着刺激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强化中低端芯片的产能扩充呢?他们之所以在中低端芯片领域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无非是因为没有价格优势。而我们提高价格,刚好给了他们重新从我们芯片企业手里夺走市场份额的机会。
请问大家,现在我们提高价格,是赚走了更多的钱,还是损失了更多的利润呢?我想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可能短期内我们占据“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市场份额优势,但是提高出口价格本身会让别的同类企业在中低端芯片上有利可图,形成对我们的竞争优势。如此一来,我们反而会失去相关的市场份额。不但无法达到目的,还会反过来刺激美国的相关制造业扩张产能,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
正确的做法,是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我们的性价比优势。既然美国对来自中国的科技产品实施关税豁免,我们该怎么出口,还怎么出口。我们可以适度提升科技产品的价格,提升到国外企业想要扩产能,但是又无法获利的程度。外商一看无利可图,自然也就没有了扩充相关产业的冲动。这样一来,我们依然可以牢牢占据包括美国市场在内的全球科技产品市场份额。
只要市场份额还在,就意味着我国制造业的创富能力还在。对美国出口每顺畅一分,美国积蓄力量进行贸易反击的能力就会减弱一分。美国制造业回流就会变得毫无希望,美国贸易战又必须豁免相关科技产品,这样长期维持下去,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争,必然虎头蛇尾。
我过去曾经说过,要通过关税战获得胜利,美国必须将所有商品,所有国家的进口关税同时提高,并长期维持下去,直到美国制造业重新崛起。如果美国对一个国家实施关税豁免,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成为所有对美国出口国家的贸易中转站。如果有一种商品执行了关税豁免,事实上意味着所有的商品在以后的贸易过程中都会逐渐向这种商品靠拢,关税最终难以执行。川普信誓旦旦咬牙切齿的威胁,必将沦为一个笑话,美国还是那个美国,没有丝毫改变。

小结:从历史的经验看,关税壁垒从来都没有击垮任何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先例。所击垮的,大多是那些依靠出口的中小国家。这也是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日本这样的中等国家主动发起的原因。说白了,一国经济对出口依赖太大,尤其是对单一国家依赖太大,终将会受制于这个国家的贸易政策。本轮关税战越南第一个送上膝盖,为什么?大家能想象一个对美国出口占越南GDP三分之一,如果跟美国硬刚会遭遇什么吗?
至于川普逐渐展现出“认怂的艺术”,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要觉得,川普的退让,就是我们也应该让步的条件。说白了,美国的退让只是他们愿意退让,我们并未要求他们退让。他们的退让既不是我们同步退让的前提条件,更不是我们现在就对美国退让的最好机会。还是那句话,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只要守定一个原则,坚决不在汇率上让步,那么无论怎么博弈,我们都不可能落败。基于此,我们只要守定用发展将任何对手压下去的思路,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中国发展路上的对手。些许障碍只是发展路上的小挫折罢了,不必太过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