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天,新华社为何重点推出她?这个女孩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2025年1月1日清晨,新华社发布了一条特别的视频,为全国人民送上新年第一份祝福。
在这一天,人们习惯性地关注天安门升旗仪式、国家领导人的新年致辞等正式内容,但这一次,一个女孩的独唱视频却悄然刷屏。
她不是明星,也不是职业歌手,只是一个抱着吉他的普通女孩。
她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伴奏乐队,甚至连服装都很简单,但当她开口的那一瞬间,很多人都被她治愈了。
仅仅几个小时,这条视频的点赞量就突破了30万,评论区更是被温暖的留言淹没——
“她的歌声好干净,好温柔。”
“新年的第一天,能听到这首歌,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
“她的眼里真的有光。”
这个女孩,究竟是谁?为什么会成为新华社新年祝福的“主角”?
---
她用一首歌,让无数人共鸣
这个女孩叫小书子,来自广西南宁,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普通女孩。
在新华社的视频里,她静静地坐在镜头前,抱着吉他,微笑着唱着:
“不要迷茫,不要慌张,太阳下山,还有月光,它会把人生路照亮,陪你到想去的地方。”
“不要彷徨,不要沮丧,月亮睡了,还有朝阳,抬头看天一定会亮,爱的人会如愿陪在你身旁。”
温柔的旋律,干净的嗓音,配上那双澄澈的眼睛,让人不自觉地沉浸其中。
她的歌,就像是在安慰每一个正在经历生活风暴的人。
——“别怕,黑夜来了,还有月光。”
——“月亮睡了,还有太阳会升起。”
这首歌,让很多人听完之后,心里的焦虑好像少了一点,脚下的步伐也坚定了一些。
---
她的眼里有光,因为她自己曾走过黑暗
很多人说,小书子的眼睛里有光,但其实,她的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她并不是音乐科班出身,也没有专业的团队帮她打造舞台。
刚开始,她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孩,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弹唱视频。
最初,她的作品并没有什么人关注,甚至有一段时间,她自己也迷茫过——
“我这样一直唱下去,真的有意义吗?”
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她始终相信,音乐是有力量的,真诚的东西总会被看见。
2024年,她的粉丝数从70万飙升到329.2万,她的歌声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心里。
她的眼里有光,是因为她自己就是那个在黑暗中寻找光的人。
---
她的歌声,给了无数人勇气
在快节奏的时代,焦虑成了很多人的常态。
有人在为工作烦恼,有人遭遇了生活的打击,有人深陷抑郁的泥沼……
但在她的评论区,很多人都说:“听完她的歌,好像又有力气往前走了。”
有网友在评论区晒出自己的照片,问她:
“你看,我的眼里,还有光吗?”
这句话让无数人破防。
原来,真的有很多人,在经历着难熬的时刻。
有人刚刚抗癌成功,有人负债累累,有人经历了婚姻的破裂……但他们都没有放弃,而是想努力找回眼中的光。
看到这些留言,很多网友都给出了温暖的回复。
有人对一个正在和抑郁症抗争的女孩说:“看看你,发量多,皮肤好,脸还小,你真的很漂亮,羡慕死了!”
一句善意的调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温暖。
小书子的歌声,就像是一道微光,照进了无数人的生活。
---
她的善良,比她的歌声更动人
如果说她的音乐带来了温暖,那她的善良,则让人更加敬佩。
2021年,河南郑州遭遇特大暴雨,很多人的家园被洪水吞噬。
当时,许多企业、明星都纷纷捐款,而在不被关注的角落,小书子也通过红十字会,默默捐出了一万元。
对于一个普通女孩来说,一万元不是一笔小数目。
她没有对外宣传,也没有特意炫耀,只是默默地做了一件自己认为对的事。
真正的善良,就是这样不动声色,却温暖人心。
---
新华社为什么选择她?
答案很简单——
她的歌里,有温度。
她的眼里,有光。
她的心里,有爱。
她的故事,并不是华丽的成功逆袭,而是一个普通女孩,凭着真诚和善良,让世界变得更温暖了一点。
她的歌,不是用来炫技的,而是用来安慰人的。
她的笑容,不是表演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我们太需要这样的人了。
——一个用音乐治愈人心的女孩。
——一个用温暖影响世界的女孩。
——一个眼里始终闪着光的女孩。
新华社选择她,或许就是想告诉我们:
新的一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