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不是“想太多”,中医说:是这3处堵了

赵一红说知识 2025-02-14 15:28:4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 “我有强迫症” 这样的调侃话语,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强迫症是非常痛苦的。

强迫的重复性思维,联想性思维,以及为了减轻强迫思维出现的强迫性行为,这些都是身体内部发生了变化,而不是患者自己“想太多”

从中医理论体系深入探究,强迫症的“强迫”和“反强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三处出现了气机阻滞、功能失调的状况。

1、肝气不通

肝负责疏泄功能,使人体的气(能量)运行通畅,好比河道中的水流,顺畅无阻。当情志舒畅时,气血运行通畅,人体各脏腑功能也能正常发挥。

一旦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失常,就好比河道被堵塞,气的运行受阻。

气憋住了,会进一步导致血行瘀滞。肝藏魂的功能受损,人就会容易恐惧、多想,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情志问题。

2、 胆郁痰扰

胆主决断,在中医理论里,胆的功能如同一个决策者,决定着人的果敢与判断能力。胆气充足时,人在面对事情时能够果断抉择,行事果敢。若胆气虚弱,就像一个缺乏决断力的指挥官,使人变得犹豫不决,反复纠结这正是强迫症患者常见的表现之一。

3、脾胃升降失常

脾胃功能涵盖运化水谷、水湿以及情志。脾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输送到全身,滋养各个脏腑组织。

同时,脾还负责运化水湿,防止水湿在体内停滞。

当脾虚时,运化功能失职,一方面,水谷无法充分消化吸收,导致人体气血生化无源,脏腑失养,从而影响到情志的正常调节;另一方面,水湿不能及时运化,就会在体内积聚,聚而成痰。痰气相互交结,形成一种病理产物,上扰心神,使得心神不安,进而引发强迫症状。

强迫症无法自控,自我调节就是这些基础功能的失衡。要修复强迫症就要要修复好这些基础脏腑功能和气血调和。

案例举例:

患者,28 岁,主诉近一年来反复出现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反复洗手的行为,自己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控制,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还伴有焦虑、失眠、食欲不振的症状。

刻诊:舌苔白腻,脉象弦滑。

综合症状与舌象脉象,辨证为肝郁脾虚,痰气郁结。

针对他的情况,以疏肝理气、健脾化痰、宁心安神为主要治疗原则

首次开方:柴胡、白芍、枳壳、半夏、茯苓、白术、远志、酸枣仁等

经过一个月的中药调理,患者复诊时表示焦虑感减轻,睡眠质量也有所提高,强迫思维少一些。

继续调整药方,巩固治疗4个月后,强迫症状基本消失,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焕然一新。

通过这个医案可以看出,中医治疗强迫症从整体出发,调理人体的脏腑功能,恢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与一些单纯依靠药物控制症状的治疗方法相比,中医治疗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体质,减少复发的可能性,充分体现了中医的优势。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被强迫症困扰,不妨尝试从中医的角度寻找解决办法。

0 阅读:23
赵一红说知识

赵一红说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