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正常应该在一岁开外会讲话为正常,也有不到一岁就会讲话的,也有两岁多还不会讲话呢。按照蒙氏的敏感期学说来说的话,应该是0~6岁都属于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可以说在这一段时间内是学习、接受语言的能力最强。但要说讲话早和讲话迟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孩子5个月大的时候,在听力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已经有接受语言信号的萌动。孩子会从最亲密最常接触的人那儿看到的口型,听到的音调进行处理,然后模仿着“呀,呀”发声。
这是孩子想讲话最早给我们发出的信号。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及时的介入,不厌其烦的和孩子说话,孩子得到的语言训练就会很多,很全面,孩子讲话就会很早。在这个5个月开外,孩子出现的第一时段语言敏感期非常重要,错过了这个黄金时段,孩子讲话就会很迟,就要花大功夫,在孩子一岁半到两岁半这个敏感期时段,和孩子进行大量语言沟通、会话,而且讲话频率要慢,一个字一个字咬清楚了和孩子说话,来弥补前期的失误,进行补救,孩子也能慢慢的学会讲话。
孩子会讲话以后我们正确的语言示范很重要,要么都讲方言,要么都讲普通话,不能让孩子在学讲话的时候无所适从。我们成人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吐字一定要清楚,语速不能太快。对孩子没念准确的错字发音,一定要及时纠正,不能任由其不标准的发音成为以后的吐词和用语习惯难以纠正。先易后难,先单音字,后双音字,然后3字4字逐步递升,宝宝的词汇量也会越积越多。
用简单的语句加上丰富的脸部表情来表达,爸妈可以用缓慢的、柔和的语调来和孩子说话,例如像儿歌一样的方式,这样和孩子交谈,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脸部表情,看看是否在专心听你说话。尽量和孩子靠近一点,让孩子看到爸妈的嘴型嘴唇的动作,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多学会发音,及模仿说话。2、和孩子保持时刻交流,说话的内容可以选择宝宝常见的东西,也可以和孩子说目前正在做什么事情。例如,给宝宝换尿不湿时,可以一边换,一边和孩子交流说“宝贝嘘嘘了,我们要换上干净的尿不湿,小屁屁才舒服哦!”还可以带孩子出去走走,给孩子讲自己的所见所闻。
多用积极肯定的词语和孩子交流,在孩子说话的过程中,爸妈应该尽量少用例如“别碰它,或者,你给我放下”的词语和语气,那样有带命令似的话会让孩子害怕。相反的,如果用积极肯定的词语,将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信心。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且慢慢学起来的。另外,关于大人吵架和孩子生病,研究证明,婴儿期孩子就能感受大人情绪的变化,进而有压力的感受,换句话说,大人吵架的话,也会给孩子带来情绪上的压力,也会间接引起孩子生病,我宝宝之前就有这样的情况。建议,如果不能避免吵架就尽量不要当着孩子面吵。
如果想让孩子多说话,要多跟孩子交流,找话题聊,比如带他出去,跟他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千万不要觉得没必要,你觉得很平常的东西,孩子可能没见过或只见过几次,觉得很新鲜,都叫不上名字,慢慢就会了。为了确保孩子能够顺利的学习语言,他的听力应该得到保障,爸妈应该在生活中多多关心孩子的听力是否正常,并适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严重的耳部感染和发炎,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听说能力,不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爸妈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启蒙老师,据相关的调查报告说,爸妈如果不注意自己平时说话的内容和语气、词语等会很容易对孩子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哦,所以父母一定要从自身做起,才能培养出一个健康快乐、文明、积极向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