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戏剧家马致远曾在《岳阳楼》中发出感慨:“悲秋莫悲秋,一入秋风悲画扇,又何人,食绝户?”
这句话其实和人们第一眼想的不一样,这里的“吃绝户”并不是真的吃掉绝户,而是指人们对家庭的财产权利有着更深刻的思考和理解。
“绝户”指的并非真的绝户,而是古代的一种封建陋习,意味着家长过世后,家业、财产往往被外族继承,这一行为对家庭的影响深远,不仅关系到家庭财富的归属,还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关系和家庭的教育传承。
如果你看了很多关于家族崩塌的故事,就会发现,家庭的衰败常常不是毫无征兆,而是由一些微小的变化逐渐累积而成的, 比如马致远所说的“吃绝户”,更反映出了一个家庭的衰败和分裂,下面就让我们分析一下家庭成为绝户的几个征兆,有一个都是坏事,后悔就来不及了。
第一:家庭成为绝户的征兆,看看你家中了几个?
征兆1:家庭小格局,不管家长教育还是家庭关系都变得越来越差
家庭的大小格局不仅与经济实力有关,也与家庭成员的心理素质、处事方式和对待家庭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家庭小格局的家庭成员,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为家庭小格局, 很多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会感到无助和孤立,这种情绪容易进一步加剧家庭的不和谐和分裂,反之,如果家庭能够建立起大格局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那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谐,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会更强,家庭的发展潜力也会更大。
征兆2:结仇不断,家里人越来越不团结
家庭的团结和谐是家庭发展的基础,如果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紧张, 经常出现争吵、冷战等情况,那么这个家庭就很容易结仇不断,甚至会因为一次小争吵而引发家庭内部的重大矛盾。
比如严监生的故事,严监生作为一个书香门第出身的世家, 本该家和万事兴,但是却因为家族内部的纷争和矛盾,导致家族分裂,不再团结,甚至因此被灭门,真是让人痛心。
还有赵老家的故事,一开始赵家也是深受大家敬仰的大家族,但是随着家族的不断扩张和发展,家族内部的纷争和矛盾也逐渐增多, 赵老太太为了争夺家产,曾对自己的两个儿媳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战斗,为了争夺家产甚至反目成仇,最后还导致了赵家的衰败!
征兆3:选择丁克,家族未来没有接班人
丁克家庭的未来发展确实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在传承和接班人问题上,的确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 因为通常情况下,丁克家庭对于生育的选择是更为个人化和自主化的,家庭成员更注重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缺乏对于家族传统和价值观的传承,这可能会导致家族成员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和共同的目标。
不仅如此, 许多年轻人选择不生育,或者推迟生育,对于家族的未来规划和发展可能会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战略,家庭成员之间可能会缺乏明确的角色分工和责任划分,导致家庭凝聚力降低,对家庭未来的发展和规划也可能缺乏足够的重视。
第二:父母不要让自己的家庭成为绝户,关键看你做到了哪些方面?
方面一、家庭要有持家之道,父母不要把所有财产都留给外人
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家庭观,让他们明白家庭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和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合理地使用和管理家庭财产,只有这样,才能让家庭财产真正地留给自己的孩子。
方面二、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和教导,培养他们的道德观
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应该注重道德观的培养, 道德观的形成不仅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还需要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父母要为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观的熏陶和影响。
父母应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子女,通过实际行动来教导他们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人, 比如平时和邻里关系好,家庭聚会时不要嘴上说说,行动上却不做,也不要教唆子女抹黑邻居,或者在背地里说闲话。
方面三、家庭的“天时、地利、人和”才能促成可持续发展
父母要关注家庭的“天时”,即家庭所处的环境和时机,要善于抓住机遇,利用有利的资源和条件促进家庭的发展, 同时也要关注家庭的“地利”,即家庭的基础和条件,要不断改善家庭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提高家庭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最后要关注家庭的“人和”,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合作,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团队精神,让家人团结一心,共同努力。
结尾:家庭的未来仍然需要我们的努力去塑造,在如今的社会中,家庭的存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血缘关系的集合体,更是一个共同生活、共同成长、共同奋斗的团队,我们要学会珍惜家庭、关爱家庭,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温馨、和谐、幸福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