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儿童节

掌阅富民 2022-06-01 17:31:29

“六一节到了,致我们逝去的童年。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笑着笑着就哭了。

儿时画在手臂上的表不会走动,却带走了我们最快乐的时光,长大后戴在手腕上的表一直在动,却走不回我们最初的时光。

岁月告诉我们:已经老了;梦想还提醒我们应该永葆童心。”看着老同学发来的微信,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

在三尺上的讲台上辛勤耕耘了近40年,一直是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每年都为如期而至的六一节忙碌着,也快乐着。

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和胸前飘扬的红领巾,听着悦耳的童音和欢快的少儿歌曲,拉着孩子们细皮嫩肉、胖乎乎的小手,感受着他们充满童真童趣的事,总觉得自己还年轻,似乎永远不会老。

忽然有一天,船到码头车到站,快乐的儿童节没有了。要过一个九九重阳节,那是个虚设的敬老节,没有人过问,更没有庆祝活动,有的只是老年人无限的感慨。

突然想起最后一个儿童节时留下的视频还收藏在手机里。找出来看了一遍又一遍,那是欢度六一、共庆生日的一个片段,我在十多张书桌拼成的大桌子上神情专注地切着蛋糕,一群穿着节日盛装的孩子围在身边,有期待,有向往,更有激动的心情。

可惜只有短短的十秒钟,成为我永久的美好回忆。我把这个视频分享到朋友圈,还写下了一句感言:看看这个我最后一次跟学生过儿童节的视频吧!立刻有人评论:能成为您的学生真幸福!

我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是在仓前小学度过的。

早上是学校统一安排的活动,参赛节目是以班为单位的大合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然后是各班的舞蹈表演。

作为班主任肯定是提前组织学生排练,才能展示班级风貌,增强班级凝聚力,激发每个学生的上进心。

那天早上我依然在学生中间穿梭:维持秩序,叮嘱着唱歌时的注意事项,拿着手机为他们拍照。看着胸前的红领巾觉得意义非同一般,不光是我最后一次戴红领巾,还是因为红领巾有着深刻的含义。

记得有个各方面表现差的学生到二年级还没有入队,就让妈妈买了一块红领巾戴到学校,立刻被全班同学骂得抬不起头来,这同学从脖子上解下来塞进书包。

我上小学是在文革期间,中国少年先锋队变成了红小兵。没有正常开展过活动,也就没有人督促戴红领巾。从昆师毕业后分配到麦场小学任教,还担任大队辅导员。

我认真开展少先队活动,讲解队章知识,利用黑板报进行宣传,还油印了一份少先队刊物——《学习园地》。教学生佩戴和爱护红领巾,标准地敬队礼。

调入黄坡小学,只担任中队辅导员,积极为校长、大队辅导员出谋划策,形成了半个月一次的中队活动,每月一次的大队活动,又有了戴红领巾的机会。特别是儿童节这样全校的大队活动,少先队员和中队辅导员都要佩戴红领巾,因为红领巾和队旗都是活动的标志。

下午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先进行游园,我知道学生对延续多年的钓鱼、滚球、夹玻璃珠、两人三足走等活动还是乐此不疲。我要把自己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搞得更有意义,让每个学生度过快乐的一天。

大胆创新,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是我教书育人的原则。提前让学生按照知识性、趣味性的要求去思考活动的项目,活动时就是谁的创造由谁负责实施。

辅导员变成了巡视员,协助完善每个活动的规则。我还积极参与活动,领到一颗糖的奖品剥开包装纸就放进嘴里。一个学生问道:“老师,你喜欢吃糖吗?”

“儿童节的糖最甜,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糖最香,跟同学们在一起的日子是又香又甜。”

“我们跟老师在一起的日子也是最幸福的。”

第二项活动是欢度六一、共庆生日。我把六一儿童节作为全班同学的学龄生日,四年级就是第四个学龄生日。让班长担任主持人,辅导员就是个参与者。

我打开蛋糕解释图案含义:“蛋糕上标着一朵朵盛开的鲜花,代表着同学们是祖国的花朵,灿烂的笑容像征绽放的花朵,幸福的童年就像花一样美好。”在热烈的掌声中进入下一个程序——点蜡烛,四枝燃烧的蜡烛在大白天显得那样微弱,却能给师生带来一片光亮。

大家双手合十、闭上眼睛许下自己的心愿。拍着手用中英文唱完生日歌,按顺序说出自己的心愿。学生不同,时间地点变了,我的心愿依旧:“我希望全班同学团结向上,健康成长,开心生活每一天,有一个回味无穷的童年。”

辅导员的心愿在掌声中结束,其余的同学一个接着一个表达心愿:“我希望老师永远年轻,一直陪伴着我们长大。”“希望全班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希望同学们团结友爱,为班级争光。”“我希望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永保第一。”

最后一个议程是分吃蛋糕,几个好表现自己的学生立刻站起身、扑向蛋糕,伸长双臂。立刻有人吼道:“想切蛋糕吗?老师来才能切!”“切蛋糕是最神圣的一件事,只有老师才有资格。”

我被逗乐了,站起身拿起配备的刀具,两眼盯着蛋糕左看右看,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四十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在同学们的期盼中,要把代表老师关爱的蛋糕平均分给每个同学,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分明看到一些同学咽口水,还有的同学舌头在嘴里不停地活动。我忽然想起一个朋友的话:“父母买的东西不值钱,老师买来的才珍贵。”现在的孩子从一岁就开始过生日,吃蛋糕根本不是稀罕的事,可是学龄生日蛋糕非比寻常。

我利用等分圆的数学知识,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八份、十六份……一份一份地放到盘子里,立刻有人帮忙端到每个同学手中。同学们都用颤抖的双手接过蛋糕、笑眯眯地说:“谢谢老师!”两个谢字表达了孩子们对我的爱戴和感激。

遇到我的学生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我不惜耗费时间和精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他们短暂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他们互相看看,每个人都是用叉子一小点一小点地把蛋糕放进嘴里细细咀嚼,慢慢品尝,仿佛真的是在体会老师的关爱,同学之间的友情。

我又一次想起曾经教过的一个班,在毕业前夕跟着班长集体挑战班主任的权威——老师偏心,只关心某个同学。我弄清前因后果直摇头,虽然有些生气,但是没有发火。来了一段真情告白:

“老师把每个同学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把我无私的爱毫不吝啬地播撒在每个同学的身上,关爱需要用心去感受。批评、责骂是一种严爱,鼓励、赞扬是一种慈爱 。有了老师的这两种爱,你们的人生小船才不会偏离航向。如果有人能发明一种天平秤,我可以把自己对每个同学的爱放到上面去称,让你们看看是否均匀。”

同学们在我的沉默中思考良久,才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度过的儿童节不是最多的,因为我的童年学校就没有搞过庆祝儿童节的活动,却是最有创意的。校园里的文艺节目表演、 游园活动;敬老院送歌舞,实现老少同乐;在黄坡水库的草坪上唱歌、跳舞 、拔河比赛,感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在烈日下陪着学生看表演,体验生活的多滋味 ……

END

作者/杨芝仙

0 阅读:6
掌阅富民

掌阅富民

做有态度的自媒体平台,坚持原创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