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记载“武王伐纣”的文物,仅存33个字,被评为“镇国之宝”!

永贞观看世界 2024-11-18 19:55:21

西周利簋,个头小小的,只有一般青铜器三分之一大,却被誉为“青铜器之王”。

它凭什么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答案就藏匿于它身上那看似简单的三十三个铭文之中。

这三十三个字,连接了历史记载、天文推算和考古发现,最终指向一个关键的历史事件——武王伐纣。

它如同一位沉默的证人,用它独特的语言,诉说着三千多年前那场改朝换代的真相。

利簋

信息来源:西周利簋——百度百科

西周利簋,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大约一张A4纸的大小。

这件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形制独特:圆口,垂腹,两侧有兽形双耳,圈足下连接方形底座。

腹部和底部都画着很大的云纹和雷纹,正面中间是怪兽图案,背面则是像龙头的图案。

这些图案看似古老庄严,却让人感觉有点阴森,有点吓人。

1976年,在陕西临潼的零口镇,一个藏有青铜器的地窖意外露出了地面。

利簋,便是在这堆文物中被考古人员发现的。

信息来源:馆藏国宝,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牧野之战的唯一见证利簋——人民日报文创

一起出土的,还有个大号的簋、两个壶和十几个钟,还有各种铜兵器、车马配件和铜钱,这些都是西周晚期的东西。

最初,考古人员认为利簋也属于西周晚期,只是一件普通的礼器,象征着某个家族的地位。

与其他那些造型华丽、个头很大的青铜器比,利簋看起来挺普通,甚至有点小气。

簋是商周时期祭祀时用的容器,专门装五谷,常和放肉的鼎一起用。

皇帝用九个鼎和八个簋,诸侯用八个鼎和七个簋,士大夫只用三个鼎和两个簋。

青铜簋在考古中挺常见,比如在曾侯乙墓里就发现了一套完整的青铜簋。

相比之下,利簋的出土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路人甲,混迹在一群耀眼的明星之中。

然而,当考古人员拂去利簋底座上的泥土,一串遒劲有力的铭文显露出来,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这三十三个字,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历史真相的大门。

武王伐纣

信息来源:杨曙明:利簋——西周第一青铜器——澎湃新闻

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细微之处。

利簋铭文,共三十三字,却蕴藏着巨大的信息量。

这些金文,如同密码一般,记录着一段尘封的历史。

武王伐商那会儿,正好是甲子日早上,那一年正值丰收,成功灭了昏庸的商朝。辛未日,武王在军营里,赏赐给身边记录大事的史官利金,还用这金子做了个檀公宝尊彝。

武王在甲子日清晨对商朝首都发动了决战,当时正值岁星正午高挂,直到傍晚,成功占领了商都。

第八天之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对功臣们进行了奖赏,给了右史利不少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这些金属为他的祖先檀公打造了祭器,以此来纪念他。

这段话看似平常,但实际上藏着不少重要信息。这四个字“武王征商”直接说明了这个器物跟武王攻打商朝有关。

铭文中的“珷”字,读音同“武”,是“武王”二字的合文。

商代已有将商王名字合文的习惯,周代青铜器铭文中也多次出现“珷”字,指代周武王姬发。

因此,“武王征商”并非泛指征伐商朝,而是特指武王姬发讨伐商纣王的战争,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这短短四个字,成为了牧野之战最直接、最有力的物证,证实了这场战争并非后世杜撰,而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甲子朝”和“岁鼎”,则是进一步明确了战争发生的时间。

“甲子”指的是商历的某一天,“朝”指清晨,表明战争发生在甲子日的早晨。

而“岁鼎”中的“岁”指的是木星,古代又称岁星。

木星高挂天空的时候,就叫做“岁鼎”,这个概念和古代周人的天文理解是一致的。

《国语·周语下》记载:“昔武王伐封,岁在鹑火”,说明周人认为木星当空是征伐的吉兆。

利簋上的“岁鼎”铭文,正好证实了这个观点。至于“辛未”和“王在阑师”,则是交代了战争结束后的情况。

辛未日代表战争结束,第八天过后,武王成功获胜。

“阑师”是武王论功行赏的地方,铭文中的“利”正是因为在战争中立功,才被武王赐予铜和锡等金属,制作了这件利簋,用以祭祀先祖檀公。

利簋的铭文,不仅印证了武王伐纣的历史事实,还提供了关于战争时间、地点以及相关人物的重要信息。

它如同一个历史的切片,将我们带回到三千多年前的那个时代,感受着那场改朝换代的波澜壮阔。

沉默的证言,历史的回响

信息来源:《利簋》释文——中国知网

武王伐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王朝更迭,其具体时间一直是历史学界争论的焦点。

由于缺乏确凿的考古证据,史料记载也较为模糊,对武王伐纣时间的推测众说纷纭。

关于公元前1122年的年份,西汉的刘歆根据天文学知识给出了自己的计算结果。而现代学者梁启超持不同意见,他认为是公元前1027年。日本的天文学家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应该是公元前1066年。

各种推测,最早的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公元前1018年,时间跨度长达112年,莫衷一是。

利簋的出土,为解开这个千古之谜提供了关键线索。

铭文中“甲子朝,岁鼎”的记载,为天文学家提供了重要的计算依据。

“岁鼎”,即木星位于中天,这是一个可以精确计算的天文现象。

通过现代天文软件的模拟计算,可以反推当时木星的位置,从而确定武王伐纣的具体日期。

1996年,国家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集合了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综合运用文献记载、碳十四测年、天文推算等多种方法,对武王伐纣的年代进行了深入研究。

最终确定,武王伐纣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甲子日,跟利簋上的文字记录一模一样。

利簋的铭文,与天文推算的结果相互印证,确凿无疑地证明了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

这不仅解决了历史学上的一个重大难题,也展现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巨大威力。

利簋也因此被称为“周代天灭簋”,它仿佛是上天安排的信使,穿越时空,将历史的真相传递给我们。

利簋的文化意义与历史地位

利簋,之所以能被称为“镇国之宝”,不仅仅是因为它铭文中关于武王伐纣的记载,更在于它所蕴含的多重意义。

利簋是至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直接记录了武王伐纣事件的古董。

它将传说中的历史事件变成了有实物佐证的信史,为研究西周早期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利簋的出土,推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顺利进行,为中国古代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铭文和《尚书》、《史记》等古书内容对得上号,也说明了那些古书记录的确实靠谱。

利簋展现了西周初年青铜器制作技艺和铭文字体的特点。

其器形规整,纹饰精美,铭文清晰流畅,展现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

这种器物“圆顶方底”的设计,其实反映了古人对“天地和谐”的理解。利簋的发现,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这玩意儿把历史、天文和考古串起来,生动展示了我们中华文明的古老和辉煌。

正因如此,利簋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成为国之重器,受到国家的严格保护。

笔者认为

利簋这个青铜物件看似平凡,却记录了三千年的历史。它静静的,像是在低语那段不平凡的往事。

武王伐纣时,它亲眼目睹了这一历史时刻,更是中华文明的代表。

它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也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利簋的故事,仍在继续。

这就像历史长河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一直闪耀着不灭的光辉,指引着我们的前行。

未来,随着考古挖掘和研究不断深入,我们有望发现更多类似利簋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将帮助我们解开历史的更多谜题,展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我们期待着,在历史的回响中,聆听更多来自远古的声音,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0 阅读:0

永贞观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