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淫心不除,坐不可出”吗?来一起解读下“淫心”的含义吧

大话四八方 2024-12-13 05:50:37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淫心不除,坐不可出。”

这句教诲,是佛陀对修行者的警示。许多人以为“淫心”只是男女情欲,却往往忽略了更深层的含义。它不仅关乎外在的贪恋,更是对内心妄念、执着的描述。

一个无法摆脱“淫心”的人,即使盘腿静坐千年,也无法触及解脱的门槛。佛陀曾以智慧开示弟子,从妄念到觉悟,逐步揭示修行的真谛。

罗阇伽垂首跪地,声音低沉:“世尊,精进,妄念却如潮水涌来。弟子为何总是无法入定?”

佛陀注视着他,目光如清晨的曙光般柔和:“罗阇伽,你为何要抗拒妄念?”

罗阇伽迟疑片刻,抬头回答:“妄念扰乱心神,弟子若不抗拒,怎能专注?”

佛陀轻声说道:“妄念如风,你却试图捉住它。风本无形,你越抗拒,心便越乱。告诉我,你静坐时心中常起何念?”

罗阇伽的面色泛红,声音越发低了:“弟子虽然已离俗世,却总会想起在家时的妻子。她的音容笑貌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佛陀微微一笑:“你以为,妻子是你的障碍?”

罗阇伽愣住,摇头不语。

佛陀继续说道:“妻子是妻子,心是心。障碍的不是外在之物,而是你对她的执着。你执着她的美貌、声音,甚至她曾带给你的欢喜,这才是真正的束缚。”

罗阇伽顿时汗涔涔,他结结巴巴地问:“世尊,那弟子该如何放下?”

佛陀抬手指向远处的莲池:“你看那莲花,生于淤泥,却不染泥水。它向着阳光而生,从不贪恋脚下的泥土。修行之人,当如莲花。”

罗阇伽仿佛抓住了一丝明悟,低声问:“弟子心如淤泥,又如何能生出莲花?”

佛陀顿了顿,目光温和却坚定:“观照你的心,明白执着的本质。所有的妄念、贪恋,不过是心中幻影。你若能看透它们,便能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

罗阇伽回到精舍,静坐观心。然而妄念依旧不断涌现。他试着不抗拒,也不追逐,只是静静地看着它们的来去。数日后,他再次来到佛陀面前,神情中带着些许轻松,却仍有困惑。

“世尊,弟子虽已不执着于妄念,但为何它们依旧源源不断?我的心为何不能完全清净?”

佛陀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罗阇伽,你可曾见过镜子?”

罗阇伽点头:“弟子当然见过。”

佛陀继续说道:“当镜子蒙尘时,影像是否清晰?”

罗阇伽摇头:“尘土遮住了镜面,影像自然模糊。”

佛陀问:“你会如何让镜子重现清明?”

罗阇伽答:“擦去尘土,镜子便会重现光洁。”

佛陀微微一笑:“你的心如同这面镜子,妄念是蒙在镜上的尘土。你若一味抗拒,便如同对着镜子发怒,尘土只会越积越厚。妄念的浮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它的执着。”

罗阇伽顿时惊醒:“弟子执着于清净,反而加重了妄念的束缚。”

佛陀点头:“正是如此。妄念如浮云,虽遮蔽阳光,却无法改变天空的本质。你的清净本性,如同晴空,永远不会被妄念污染。”

数日后,罗阇伽渐渐进入禅定。他的心如明镜,妄念虽起,却如风过水面,激不起波澜。然而,他心中又生起了新的困惑。

“世尊,弟子虽已能观妄念如风云,却发现自己贪恋这份宁静。宁静本是修行所求,难道连宁静也不能执着吗?”

佛陀指着远处的娑罗树:“罗阇伽,若有人登上树梢,却舍不得下来,他会如何?”

罗阇伽答:“他若不愿下来,终究会脱力而坠。”

佛陀点头:“禅定的宁静如同树梢,它是修行的过程,而非终点。若执着于宁静,便如同执着于树梢,终究是危险之路。”

罗阇伽心中豁然开朗,叩首至地:“弟子明白了,修行不能执着于任何境界,唯有放下,才能彻底解脱。”

罗阇伽的修行渐入佳境,他的心如止水,不为妄念所动,也不贪恋宁静。然而,佛陀却在他面前提出了一个终极问题:

“罗阇伽,你已懂得放下妄念、放下宁静,但你是否能放下‘我’..........”

罗阇伽怔住,眉头紧锁。他看着佛陀,久久未发一言。

罗阇伽的脸上写满困惑:“世尊,弟子已放下妄念和宁静,为何还要放下‘我’?难道‘我’不是修行的主体吗?”

佛陀静静地看着他,片刻后说道:“罗阇伽,你可曾听过镜中影像的故事?”

罗阇伽摇了摇头,眼中带着疑惑。

佛陀转头望向娑罗树林,语气如微风拂过:“有一人每日照镜,对镜中影像喜怒哀乐。他欢喜时,镜中影像也欢喜;他愤怒时,镜中影像也愤怒。他以为镜中的人是真实存在,因此终日被它牵动情绪。后来,智者告诉他,镜中不过是虚幻之影,本无自性。”

罗阇伽沉思片刻,若有所悟:“世尊,镜中影像并非真实,正如‘我’只是心中幻象。”

佛陀点头:“正是如此。‘我’是妄念的根源,是执着的起点。你若不放下‘我’,便如同那人执着于镜中影像,终究无法看清真实。”

罗阇伽低声问:“世尊,那‘我’究竟从何而来?”

佛陀回答:“‘我’如海市蜃楼,它因无明而生,由执着而存。你执着于身体,便认为身体是‘我’;你执着于思想,便认为思想是‘我’;你执着于情感,便认为情感是‘我’。然而,这一切皆是无常,皆是因缘和合之物。若你能看破无常,便能明白‘我’的虚妄。”

罗阇伽追问:“世尊,若‘我’本是虚幻,为何它会如此真实地存在于心中?”

佛陀指向远处的湖面:“你看湖中的月亮,它是否真实?”

罗阇伽望向湖水,清澈的水面倒映着一轮圆月。他答道:“湖中的月亮只是倒影,并非真实。”

佛陀点头:“你明知月亮的倒影不是真实,却仍能清晰地看到它。‘我’的存在亦如此,它虽不真实,却因无明而显现。你若执着于它,便如同试图捞起水中的月亮,终究徒劳。”

罗阇伽缓缓点头:“世尊,弟子明白了。弟子该如何破除这虚妄的‘我’?”

佛陀微微一笑:“罗阇伽,你可曾见过流水中的影子?”

罗阇伽答:“见过。流水中的影子随着水流而动,从不固定。”

佛陀说道:“修行者的心亦当如此。你需以智慧观照‘我’,明白它如流水中的影子,无常而虚幻。你若不与‘我’对抗,也不执着于它,便能渐渐超越它的束缚。”

罗阇伽顿时生起信心,俯首说道:“世尊,弟子愿以智慧观照‘我’,不再执着于它。”

佛陀见罗阇伽心生觉悟,便讲述了一段往事:

有一位隐士,在深山中修行多年。他每日坐在溪边,观照流水,渐渐远离烦恼。然而,他心中仍有一丝执念,总想着有朝一日能被世人尊为大德。

一天,他在溪边打坐,看到溪水映出了自己的脸。他望着水中的影像,突然生起一个念头:这影像是否就是“我”?

隐士想了很久,最终明白:“水中的影像并非‘我’,我的身体亦非‘我’,我的思想也非‘我’。‘我’不过是缘起因果的幻象。”

从那以后,隐士彻底放下了对“我”的执着,心如止水,最终证得涅槃。

罗阇伽听完,感慨万千:“世尊,弟子曾执着于妄念,执着于宁静,甚至执着于‘我’。如今明白,唯有彻底放下,才能走向解脱。”

佛陀点头:“淫心不除,坐不可出。‘淫心’不仅是对欲望的贪恋,更是对一切执着的总称。你若能放下所有执着,便如莲花出淤泥,清净自在。”

罗阇伽从此以智慧观照内心,不再执着于妄念、宁静、甚至“我”本身。他的修行逐渐深入,最终证得阿罗汉果,彻底解脱了生死轮回的束缚。

佛陀的教诲,“淫心”不仅指男女之间的情欲,更是对一切贪恋、执取的描述。执着于外在,心便被外物束缚;执着于内在,心便为自己设下牢笼。唯有放下内外一切执着,才能真正触及解脱的彼岸。

修行如渡河,船是工具,桨是方法。抵达彼岸之后,便无需再背负船和桨。愿所有修行者都能如莲花般净化心灵,走向觉悟的光明之道。

22 阅读:745
评论列表
  • 2024-12-14 08:34

    尘不可出

  • 2024-12-14 07:44

    《咏荷》 魏远荣 芳映晨曦朝景瑞,瑞莲摇扇似波光。 光华秀润添幽雅,雅韵心随净影芳。 顶针螺旋回文: 《咏荷》 魏远荣 芳影净随心韵雅,雅幽添润秀华光。 光波似扇摇莲瑞,瑞景朝曦晨映芳。

  • 2024-12-14 11:51

    南摩本师释迦摩尼佛🙏🙏🙏

  • 2024-12-13 10:29

    淫者:食也。[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字面的意思。

  • 2024-12-14 07:44

    否极泰来

  • 2024-12-14 09:24

    [点赞]

  • 2024-12-14 17:28

    “尘”

  • 2024-12-14 19:11

    最终证得涅槃——是什么意思?成佛?成仙?长生不老?

大话四八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