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儿子有出息 养儿子的人,特别是把儿子培养到一线的人,就得做好与儿子渐行渐远的准备。 刚开始真不觉得,总觉得“我儿子有本事”,走路都带风。就说我家那小子,当年考上北京的大学,我跟他爸在小区遛弯,碰见谁都恨不得把录取通知书掏出来晃晃。开学送他去学校,宿舍楼下他拍着我肩膀说“妈你回去吧,我能行”,我转头就抹眼泪,心里却甜得像揣了罐蜜——咱儿子长大了,要在大城市扎根了。 头半年还行,每周日晚上准点来电话,说食堂的菜不如我做的红烧肉,说室友打呼吵得他睡不着,说高数课老师口音太重听不懂。我就拿着手机蹲在厨房门口,一边听一边择菜,锅里炖着他爱吃的排骨,心想等他放假回来好好补补。那会儿他爸总说“你别老惯着他”,我还瞪他:“儿子在外头不容易,多说说话咋了?” 转折是大二下学期,电话突然就少了。有时候一周不打,我打过去,要么是“妈我在图书馆呢,晚点说”,要么是“跟同学聚餐呢,回去聊”,没两句就挂。后来才知道,他处对象了,姑娘是本地人,家里条件不错。第一次视频看见那姑娘,长得白净,说话轻声细语,我赶紧夸“这孩子真俊”,心里却有点发慌——咱普通家庭,跟人城里姑娘能处到一块儿去? 果然,放寒假前他打电话,支支吾吾说“妈,我今年不回家过年了,跟对象去她家”。我手里的毛衣针“啪嗒”掉地上,半天没说出话。他爸在旁边抢过电话:“为啥不回?过年哪有不回家的?”电话那头沉默半天,说“她爸妈想看看我,再说来回车票也贵”。我赶紧把电话抢回来,笑着说“没事没事,年轻人处对象重要,你们好好玩,注意安全”,挂了电话眼泪就下来了——那是他头一个没在家过的年,三十晚上我跟他爸对着一桌子菜,谁都没动筷子。 再后来,就是要钱更勤了。从“妈给我转两千,想买个新电脑”,到“爸,我跟对象看了个房,首付还差二十万”。我跟他爸把养老本都取出来,又跟亲戚借了五万,凑够了给他打过去。他视频里说“谢谢爸妈,等我以后有钱了一定还”,我嘴上说“还啥,你的不就是我的”,心里却空落落的——那是我们攒了一辈子的钱啊。 去年他结婚,我跟他爸去北京帮忙。婚礼上他穿西装真精神,可敬酒的时候,他跟媳妇挨桌走,我想拉他说句话,他被亲戚围着,压根没看见我。晚上住酒店,我跟他爸挤一张床,他爸叹口气:“咱现在是外人了。” 最累的是带孙子那两年。他媳妇产假结束要上班,非让我去北京带孩子。我把老家的房子租出去,拎着个布袋子就去了。白天带孩子、做饭、收拾家,晚上孩子闹夜,我一宿宿睡不好。有次孙子发烧,我急得直掉眼泪,给他打电话,他说“妈你别急,我让我媳妇美团叫个医生上门”,自己在公司加班没回来。后来儿媳还埋怨我“妈你咋看的孩子?是不是晚上没盖好被子?”我张张嘴,没敢说我后半夜基本没合眼。 今年孙子上幼儿园,我终于能回老家了。走那天儿子送我去车站,塞给我一张卡:“妈,这里面有两万块,你自己买点吃的。”我没接,说“你留着给孩子报兴趣班”。他硬塞我兜里,说“听话”,转身就走了,没回头。 现在我跟他爸就守着老房子,他一个月打两回电话,都是问“爸身体咋样”“妈你药吃完没”,三句话就挂。前阵子降温,我给他发微信说“多穿点”,第二天早上才回个“嗯”,后面跟个转账500块,说“妈你自己买件厚衣服”。你说这钱我能收吗?收了像交易,不收又怕他觉得我生他气。 有时候我跟王婶聊天,她说“你看你儿子多好,有本事还孝顺”,我只能笑笑。孝顺吗?可能吧。只是这孝顺,像隔着层玻璃,看得见摸不着。你说养儿子图啥?不就图他好吗?他现在有房有车,孩子也上学了,咱当老的,可不就该往后退退?只是夜里听见手机响,还是会下意识摸起来,看看是不是他——哪怕只是问“妈,家里电费交了没”,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