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前来吊唁的人鞠躬 昨天儿子突然打电话说女朋友的爸爸去世了!女孩想让我儿子一起去参加葬礼。我儿子问我是否应该去,如果去女孩家要戴孝。 我当时正在厨房择菜,一听这话手里的豆角"啪嗒"掉水槽里了。儿子在那头支支吾吾说:"我俩才谈半年,手都没牵几次,戴孝是不是太隆重了?"我拿围裙擦着手走到阳台,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突然想起我家老头子当年第一次上我家们的事。 "你觉得姑娘现在最缺啥?"我没直接回答,反问他。 "缺...缺安慰?" "缺个能给她撑着腰的人!"我嗓门不自觉提高了,"你想想,她爸走得这么急,家里乱成一锅粥,你这时候站出来,比送啥都强!" 儿子半天没吭声,最后嘟囔句"那我穿黑衣服就行吧?孝布是不是..." "让你戴你就戴!"我打断他,"那是人家拿你当自家人,别不识抬举。到了那儿少说话多做事,端茶递水随大流,眼里有活儿比啥都强。" 挂了电话我心里也打鼓,毕竟现在年轻人想法跟咱不一样。晚上躺床上翻来覆去,想起我跟老伴处对象那时候,他姥爷去世,我妈非让我去守灵。当时我穿着借来的黑外套,冻得直哆嗦,愣是在灵堂蹲了一宿。后来老伴说,就看我冻得嘴唇发紫还硬撑着给上香,就知道这姑娘能处。 第二天一早,儿子发来张照片,黑T恤外面套着孝布,站在灵堂角落给来宾鞠躬。我赶紧发语音:"别老站着,看谁端茶缺人手赶紧搭把手,中午吃饭帮着分碗筷。"过了俩小时,他回了段小视频,视频里他正扶着哭到站不稳的女孩妈妈,动作生涩但挺结实。 傍晚儿子才回电话,嗓子哑得跟砂纸磨过似的:"妈,我今天抱了她三次。" "嗯,应该的。" "她妈塞给我一兜煮鸡蛋,非说吃了不怯晦。"他笑了声,带着哭腔,"殡仪馆的人还以为我是她家女婿呢。" 后来姑娘她妈非要请我们吃饭,席间说起葬礼那天,眼圈就红:"小伟比我家那些远房侄子都顶用,抬花圈的时候愣是没让我家姑娘沾手。"我这才知道,儿子那天悄悄把姑娘家亲戚的份子钱都记了账,还帮着联系了火化场的车。 现在俩孩子处得更黏糊了,上周姑娘来家里吃饭,主动帮我刷碗:"阿姨,那天要不是小伟,我真不知道怎么挺过来。"我瞅着她手腕上戴的黑绳,心里琢磨着,这感情啊就跟老面引子似的,得经过点冷热交替,才能发起来。 前几天小区张阿姨问我:"你就不怕人家姑娘最后不成,儿子白戴回孝?"我给她递了块西瓜:"咱做事凭良心,孩子能在人家最难的时候搭把手,这比啥都强。再说了,知道疼人的小伙子,还怕找不到对象?" 其实啊,现在年轻人处对象老讲究啥仪式感,我说啊,真格的感情,就得在这些事儿上见真章。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