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变态了?日本人组团跑到老挝嫖宿幼女,大使馆都看不下去了。 2025年6月17日,日本驻老挝大使馆官网罕见发布措辞严厉的公告,明确警告日本公民不得在老挝境内嫖宿未成年人。 这份公告的背景,是社交媒体上大量日本男性炫耀与老挝小学、初中年龄段幼女发生性交易的内容。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发帖者甚至详细描述交易细节,包括女孩年龄、交易金额,以及如何规避当地警方盘查的“攻略”。 这种将犯罪行为公然晒在阳光下的行径,暴露出日本社会深层的文化病灶。 日本海外性犯罪的泛滥并非偶然,其根源可追溯至明治维新时期的“南洋姐”现象。19世纪末,日本政府为积累外汇,系统性地将贫苦女性送往东南亚、中国及非洲从事性交易。 这些被称为“南洋姐”的女性,在海外建立起庞大的性产业网络,甚至形成了“卖春富国”的畸形共识。 明治政府不仅默许这一行为,还通过设立公娼馆、征收税金等方式将其制度化。这种以国家利益为名的性剥削传统,为后世埋下了罪恶的种子。 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在中国、朝鲜等地设立“慰安所”,强制征募亚洲女性为士兵提供性服务。这种将性暴力制度化的行为,进一步扭曲了日本社会对性与权力关系的认知。 战争结束后,日本政府又迅速成立RAA协会,为进驻的美军提供“娱乐服务”,短短三个月内超过6万名日本女性沦为慰安妇。 这种历史惯性使得性产业在日本社会始终处于灰色地带,为海外性犯罪提供了心理土壤。 此外日本动漫、轻小说中长期存在的“萝莉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模糊了未成年与成人的界限。 从紫式部《源氏物语》中光源氏对幼龄女性的追逐,到现代动漫中大量低龄化、萌系化的女性角色,这种对“幼态美”的病态推崇逐渐渗透到社会潜意识。 2023年性同意年龄从13岁提升至16岁前,日本一直是全球性同意年龄最低的国家之一,而即便修法后,“JK产业”“援交”等灰色地带依然泛滥。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文化现象正在从虚拟世界向现实犯罪渗透。 2025年7月,日本埼玉县某公共泳池发生恶性猥亵事件,25岁男子青木隆则在光天化日下强行脱掉小学女生泳衣下摆,被捕后竟以“无法控制冲动”为借口开脱。 不过话说回来,日本人为何喜欢组团去老挝呢? 这得看看老挝经济政治了。老挝人均年收入仅2120美元,约为日本的1/20。贫困迫使部分农村家庭让女儿“工作”,而中介从中抽成高达70%。 在万象市郊的卖淫窝点,日本嫖客支付的1000日元(约50元人民币)中,女孩实际仅能分得300日元,这点钱甚至不足以购买一周的食物。 更讽刺的是,部分日本嫖客将这种交易美化成“扶贫”,声称“给钱比道德批判更实际”,暴露出扭曲的权力逻辑。 特别是随着泰国、柬埔寨等国打击力度加大,犯罪网络逐渐向老挝转移。老挝地方官员每月从特殊场所收取的保护费,甚至超过其正式工资,导致执法资源匮乏、腐败问题严重。 2025年5月,老挝警方突袭一处伪装成餐馆的卖淫窝点时,当场抓获一名50余岁的日本男子正在侵害一名12岁老挝女孩。 调查发现,该男子近5年在东南亚多国持续性侵幼女,最小受害者仅9岁,而其犯罪“资源”正是通过暗网中介以每周8万元人民币的“服务费”获取。 此外日本国内也不行,我们知道国际犯罪处理起来涉及两国法律,这使一些人可以钻法律漏洞。日本国内法律虽禁止境外性侵未成年人,但实际执行存在显著漏洞。 2015年,日本横滨市某中学前校长高岛雄平在菲律宾性侵1.2万女性,其中一成是未成年少女,最终仅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且缓刑4年。 这种司法纵容,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部分日本人在海外的犯罪气焰。 从“南洋姐”到“萝莉控”,日本海外性犯罪的百年轮回揭示了一个残酷事实:当经济优势与文化病态结合,当法律制裁遭遇制度性纵容,人性的底线便会被彻底击穿。 大使馆的警告,既是对国民的警示,也是对国际社会的表态。 唯有通过法律严惩、文化反思与跨国协作,方能遏制这股黑暗浪潮,让幼童不再成为权力与资本的牺牲品。在全球化背景下,这场文明与野蛮的较量,考验着每一个国家的良知与担当。 信息来源:日本驻老挝使馆看不下去了,警告日本民众·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