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37年,两个虚弱不堪的红军来到了甘肃镇原县,张口就要见刘伯承,谁知刘伯承刚出

1937年,两个虚弱不堪的红军来到了甘肃镇原县,张口就要见刘伯承,谁知刘伯承刚出来,两个红军就晕倒在地上!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7年7月,陇东镇原县滚烫的土路上,两个"乞丐"拄着树棍挪步。 破布条裹着的脚渗出血,每走一步沙地就印个浅坑。 哨兵扶住他们时,瘦成骨架的肖永银突然挺直腰板: "我们是西路军!" 声音嘶哑却震得门框落灰。 刘伯承冲出司令部,看见两人黢黑脸上只剩眼睛发亮,像祁连山夜里的狼。 陈明义颤巍巍摘下破毡帽,帽檐夹层抖出封信——牛皮纸被汗浸得发黄,火漆印却完好如初。 四个多月前祁连山雪夜,徐向前把金质奖章塞进陈明义手心。 这枚1935年毛委员亲授的五星章,此刻冰凉刺骨。 "活着把信带到延安!" 徐总指挥的声音被风雪扯碎。 肖永银把密信缝进裤腰,粗线头磨得皮肉渗血。 分手时三十多人,天亮只剩他俩——其余战友用命引开马家军骑兵,雪地上绽开的血很快被新雪掩埋。 逃亡路比西征更残酷。 沙漠昼夜温差六十度,白天烫脚的沙子夜里冻裂脚踝。 有次为躲搜捕,他们把自己埋进沙堆只露鼻孔,蝎子爬过嘴唇也不敢动。 最险是过黑河,追兵子弹擦着耳梢飞过,肖永银拽着受伤的陈明义泅渡,信封装在羊膀胱里漂在水面。 上岸时羊泡被芦苇戳破,信纸湿透却字迹未糊——徐向前用的德国防水墨水。 长城成了指北针。 夜里摸着城砖往东走,砖缝里抠出干苔充饥。 有段城墙塌了,两人滚下山坡挂住酸枣树,陈明义旧伤崩裂昏死过去。 肖永银嚼碎草药敷伤口,背着他爬行三里地,身后拖出的血痕引来野狼。 天亮时发现烽火台残洞,洞底积着雨水坑,水面漂着半只风干老鼠。 肖永银捞起老鼠腿塞进战友嘴里: "吃!比皮带抗饿!" 武威城外的盐碱地差点要命。 误喝盐洼水后腹泻脱水,肖永银尿出血尿喂陈明义。 濒死时遇见贩盐驼队,回民老汉认出他们绑腿的红军结,偷偷塞了两块青稞饼。 饼太硬啃不动,老汉教他们含化雪水泡软。 分别时陈明义褪下金质奖章: "抵饼钱!" 老汉摆手: "留着见毛主席!" 黄河渡口最揪心。 船夫要三块大洋,他们全身搜不出半文。 肖永银突然亮出缝信的粗针: "抵船资!" 针尾刻着"瑞金红军被服厂1934"。 老船夫摸到针上血锈,叹口气撑船离岸。 船到中流追兵赶到,子弹打得船帮木屑飞溅。 老船夫中弹落水前吼: "伏低!" 两人死死趴住船底,怀里的信贴着心跳。 到达援西军司令部那刻,刘伯承摸到肖永银裤腰上板结的血块——那是密信位置,四个月没拆过线。 拆信时剪刀被血锈卡住,卫生员用酒精泡软才剪开。 徐向前亲笔信展开时,指挥部鸦雀无声,信纸背透出祁连山的雪影。 1955年授衔仪式,肖永银摸到将星时,突然掏出那枚磨秃的缝衣针。 陈明义颈间奖章叮当作响,金五星被沙漠风沙打出磨砂纹。 两人相视一笑,皱纹里还夹着祁连山的沙粒。 1987年秋,陈明义带测绘队重返河西。 在当年埋文件的石堆前,他突然趴地倾听。 随行人员诧异,老将军拍掉尘土笑: "听地脉呢,看文件还在不在。" 夕阳把白发染成祁连雪色,戈壁风里似有当年马蹄声。 主要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战将“永银”——开国少将肖永银的戎马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