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友三是傅作义手下的骑兵师师长,他追随傅作义投诚起义,我军依然让他当骑兵师师长,但是仅过了一年,他就被抓到北京枪毙,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鄂友三是傅作义的王牌将领,这话真不夸张。老鄂是黄埔九期毕业,讲军事科班出身其实底子不错。可惜没有显赫的家世,一路全靠真刀真枪拼上去。年轻时就混迹在西北、绥远一带,哪路势力强就跟哪路,见风使舵、脑筋活络。抗战期间回到傅作义麾下,一人带一支骑兵部队,跑起来草原能卷起尘暴。傅作义也是惜才,不光给他加官进爵,还特意让他领一帮 “老兄弟”,吃住在一起,感情铁得能磕出火星子。 投诚那会儿,鄂友三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带好队伍。我军看他骑兵玩得遛,又念着傅作义的面子,真就没动他的位置。可他心里那点小九九,压根没断过。 刚过半年安稳日子,他就开始在部队里搞小动作。偷偷联络以前的旧部,说什么 “咱们骑兵就该自己说了算”,还把军粮偷偷运出去卖,换回来的钱揣进自己腰包。底下的战士有意见,他就拿出当年在草原上的狠劲,鞭子抽、马靴踹,把部队搞得乌烟瘴气。 有人把状告到傅作义那儿,老傅气得吹胡子瞪眼,亲自去找他谈话。鄂友三当着面哭得鼻涕眼泪一把,转头就跟手下说:“傅老总老了,胆子也小了。” 没过多久,他竟带着几个亲信,夜里偷袭了附近的地方政府,抢了粮仓就往草原跑,摆明了要反。 这下发了狠。我军骑兵连夜追,把他堵在一个山坳里。被捕的时候,他还梗着脖子喊:“我跟着傅老总出生入死,你们凭什么抓我?” 可那些被他抢过的老百姓,那些被他欺负过的士兵,早就把他的罪状列得清清楚楚。 在北京受审时,他还想狡辩,说自己只是 “一时糊涂”。可法官拿出他私藏的电台、跟国民党特务的联络信,他立马没了声。最后判了死刑,临刑前,傅作义托人给他送了件棉衣,他穿上后,没再说话。 有人说他是咎由自取,放着好好的师长不当,非要往绝路上走。也有人说他就是改不了旧军阀的习气,总觉得枪杆子在自己手里最靠谱。其实说到底,投机取巧的人,就算披上新军装,骨子里的那点坏水,早晚得冒出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