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软了?”2025年8月3日,特朗普突然改口! 当地时间8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他将派总统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在下周前往俄罗斯,试图缓解当前紧张的美俄关系。此举一出,引发外界质疑:在短短72小时内,特朗普就从极限施压转向派人“和谈”,这是否意味着对普京“认怂”了? 在当天的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总统特使此次访俄将传达什么信息?是否有意避免制裁?对此,特朗普回应称:“我们要达成一项协议,让人们不再被杀害。”他强调此次出访的目的是推动和平进程,而非立即实施制裁。 但这番言论与他此前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不久前,特朗普曾高调宣布,美方已向相关海域部署两艘核潜艇,以回应俄罗斯的军事威胁。他对媒体说:“潜艇已经抵达目标区域……就在它们该在的地方。”此举被外界视为对普京的直接施压。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曾向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到8月8日前俄方不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拒绝坐上谈判桌,美国将对俄实施高达500%的一级、二级经济制裁。 然而还没过三天,特朗普就决定派特使访问莫斯科,与普京面对面沟通。这一反转式操作被不少人视作“色厉内荏”:既然扬言制裁为何不立刻执行?如果美国真认为制裁有用,为何不一鼓作气压下去?如今俄罗斯已承受逾万项西方制裁,再多几个,真能让普京屈服吗? 更让人质疑的是,特朗普高调宣称潜艇部署情况,是否等同于向全球“通风报信”?核潜艇的优势本在于隐蔽作战,倘若一切透明,岂不是主动暴露打击目标?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倘若再来一次类似事件,美国还有勇气硬杠到底吗? 如果按这一逻辑发展下去,恐怕下一步就该轮到俄罗斯向美国周边深海海域部署核潜艇了。到那时,谁才是压力更大的一方,可能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