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C919把机体做到95%国产,却把发动机留给CFM,这不是偷懒,是算准了时间差。

C919把机体做到95%国产,却把发动机留给CFM,这不是偷懒,是算准了时间差。   造飞机不是搭积木,每个零件都要经过严格测试,C919选择美国通用和法国赛峰合资公司(CFM)的LEAP发动机,不是因为造不出来,而是为了更快拿到国际市场的"入场券"。   这就像新手开饭店,刚开始用现成的调料包,等生意稳定了再研究自己的秘方,C919先用成熟的国外发动机,能更快通过安全认证、拿到订单,但商飞早就留了后手,国产长江发动机CJ-1000A正在加紧测试,预计2030年前就能装上飞机。   C919的航电系统(就是飞机的"大脑")国产化率只有40%,大部分还是美国霍尼韦尔的产品,但有意思的是,这些设备都在苏州的工厂生产。   中国工人一边组装,一边"偷师",就像以前学做菜,师傅不会直接教配方,但徒弟天天看火候、记步骤,慢慢也能摸出门道,现在C919的国产航电进步飞快,就是因为这些年在苏州"偷学"了不少技术。   C919的设计特别"聪明",它的发动机舱比空客A320大一点,就是为了以后能轻松换上国产发动机,就像手机换电池,不用改设计,直接插上就行。   航空公司最怕飞机停飞,但商飞早就想好了:未来换发动机可能只要停3天,而且国产发动机维护更便宜,用久了肯定更划算。   C919的策略,其实是中国制造的经典打法,先站稳脚跟,再慢慢超越。   想想高铁,最早也是引进国外技术,现在成了中国名片;手机芯片,华为被卡脖子后,麒麟处理器反而越做越好,大飞机也一样,先用别人的发动机飞起来,等自己的技术成熟了,再一点点换掉。   有些人总想一步到位,但航空工业急不得,就像种树,不能因为苗长得慢就天天拔起来看根,给C919一点时间,等长江发动机成熟了,中国大飞机才能真正"独立自主"。   说到底,C919的"换心计划"不是偷懒,而是最务实的聪明选择,先活下来,再活得好,这条路,高铁走过,芯片走过,大飞机也一定能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