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发现棕色大熊猫,大熊猫毛色由什么决定?为何动物园里没有?

鱼缸里的假山 2024-05-13 00:43:10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一头棕色的大熊猫出现在了视频画面中,这种颜色的大熊猫极为罕见,被称为“国宝中的国宝”,然而在秦岭地区,这已经是第11次发现棕色大熊猫。那么大熊猫的毛色是由什么决定的?为什么在动物园里见不到棕色的大熊猫,秦岭地区却相对常见?

大熊猫以标志性的黑白毛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自从秦岭地区出现了棕色的大熊猫,它们毛色的成因就成为了很多科学家研究的课题。可是棕色大熊猫可遇不可求,没有实验样本,就无法进行精确的实验研究,也就让这个问题迟迟没有答案。

2009年,棕色大熊猫“七仔”的出现让很多科学家欣喜若狂,也让这个问题逐渐有了标准答案。2009年11月1日,七仔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发现,当时它大约只有两个月大。由于其罕见的毛色,七仔被称为“巧克力熊”,并在2019年11月20日被熊猫国际组织终身认养。后来,七仔被安顿在陕西西安的秦岭四宝科学公园,还陆续生下了两个孩子,但都是正常黑白毛色的。

七仔的独特毛色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大熊猫遗传变异的难得机会。

通过对七仔的毛发进行研究,中科院的研究团发现,它的基因里缺少了部分碱基对,这个突变很可能就是导致大熊猫出现棕色的主要原因。这些对的缺失,直接让大熊猫的毛囊细胞合成黑色素的能力大大下降,从而导致了大熊猫毛色的改变。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七仔的棕色毛发中的黑素体数量和截面积都显著小于黑色毛发,而且存在结构散乱的缺陷型黑素体。

也就是说,大熊猫的棕色毛发是因为基因的缺失和突变造成的,并通过减少黑素体的数量和大小的方式呈现出棕色。大熊猫的数量本就稀少,基因突变的概率又非常低,这就造成了棕色大熊猫的罕。

由于大熊猫本身的数量稀少,加上饲养成本非常高,一般小点的动物园根本没有资格饲养大熊猫,更别提万中无一的棕色大熊猫了,所以一般动物园里肯定是见不到的。

在秦岭地区,棕色大熊猫相对常见,这已经是第十一次发现了,这与当地大熊猫的品种也有一定关系。大家知道,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它们的主要栖息地只有两处,一个是中国中西部的四川盆地周边山区,另一个就是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但这两个地方生活的大熊猫并非完全一样,在秦岭地区生活的大熊猫,在遗传基因和形态上已经达到亚种分化的水平,相对于四川山区的大熊猫,它们更为原始,具有更古老的进化历史,体貌特征上也不太一样。

秦岭大熊猫身长通常在1.2至1.8米之间,体重可达180千克。它们的头部和身体毛色看起来像是黑白相间的,但是胸腹部的毛发通常呈现出棕色色泽。秦岭大熊猫的头骨较小,头部更圆,脸部较宽,外观上看起来更加可爱。

既然秦岭大熊猫本身就存在部分棕色的毛发,那么出现全身棕色毛发的概率,自然要比四川地区大熊猫出现的概率要高一些。

目前,全国各地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大多是来自四川地区的大熊猫繁育中心,它们都是黑白毛色的,而全世界唯一一只被人工养殖的全身棕色的大熊猫就是“七仔”,现在生活在陕西西安的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那里看看。

棕色大熊猫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研究大熊猫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历程。通过研究棕色大熊猫,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大熊猫的生物学特性,为大熊猫的保护和繁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尽管棕色大熊猫的数量稀少,但它们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大熊猫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宝贵机会。

科学家们正努力研究棕色大熊猫的遗传特性,以期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和繁衍方式,为它们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保护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减少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干扰,确保它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自由生长和繁衍。

0 阅读:26

鱼缸里的假山

简介:一个喜欢养鱼的科普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