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铁路这条承担着国家能源运输重任的“乌金通道”上,万吨重载列车日夜奔腾不息。确保这条钢铁巨龙“耳聪目明”、高效安全的关键,离不开通信设备的精准可靠。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通信段湖东移动通信车间通信工丁巧仁的名字,与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紧密相连。他用26年地执着与专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也让我们从中看见一个现代铁路企业追求卓越、技术为本、服务大局的坚实形象。
“毫厘”之功铸安全基石。1993年,丁巧仁成为大秦线无线通信检修工。他将不足4平方米的无线屏蔽室当作“练功房”,拆解旧件、祥录故障、潜心钻研。这份“痴迷”练就精湛技艺。检修设备超8300台次,处理故障2600件次,助力工区获得连续15年无责任故障佳绩。数字背后,是铁路安全为生命线、于细微之处追求极致的体现。丁巧仁的“笨功夫”,正是万千铁路人守护安全底线的缩影,诉说着近乎苛刻的安全标准。
“归零”心态驱动创新引擎。2006年,大秦线升级GSM-R无线数字通信模式。已是骨干的丁巧仁主动“归零”,背起工具包随厂家从头学起。查字典攻术语、徒步巡线熟设备、海量数据寻规律。当同仁还在适应,他已经成为协助软件升级、排障解难的行家里手,“排障能手”声明远播。他提炼的“五种故障定位方法”、编写的《CIR设备典型故障50例工作手册》,成为宝贵行业经验,彰显铁路企业主动求变、拥抱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不懈追求,是突破瓶颈、提升效率的内在动力。
扎根一线诠释大局担当。面对提拔机会,丁巧仁选择坚守生产一线:“我更愿意在生产现场发挥专长。”这份热爱在“丁巧仁技能大师工作室”升华,他倾囊相授培养新人。他带领团队完成217台和谐机车的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升级改造,节约成本119万元;主导20余项技术攻关,创效超2000万元。2018年货运增量行动中,他“会诊”518台设备,分析万组数据,确保通信畅通,保障电煤等物资高效运输。
丁巧仁扎根一线的选择与卓越贡献,深刻诠释了铁路企业实干为先、人才为本、将个体价值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深刻内涵。他和团队的实践,生动展现了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如何通过无数坚守岗位的个体,践行保障运输、服务为民的核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