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印度开始拒绝支付法国阵风54亿美元的尾款了! 印度和法国达索航空公司在2016年9月签下协议,买36架阵风多用途战斗机,总价约78亿欧元。这协议是政府间协议,取代了之前谈崩的126架计划,因为成本和生产问题没谈拢。 单价算下来每架2.6亿美元,包括印度定制的部分,比如以色列的头盔显示器和红外搜索系统。国防部长拉吉纳特·辛格在2019年10月8日接收第一架,宣称这能加强空军作战能力。 交付分成几批,印度空军飞行员去法国训练,学习操作和维护。2020年开始,战机陆续送到安巴拉空军基地,空军整合进现有部队,进行测试和演习。 在喜马拉雅地区演习时,阵风投放精确导弹,展示机动性。印度空军报告说,这些战机提升了边境巡逻效率,但也提到整合本土武器需要额外调整。 法国达索在定价时就把潜在风险算进去,因为军火交易总有不确定因素。印度支付了大部分款项,但尾款部分挂着,达索手里还有其他订单,比如给印尼和阿联酋的,近500架待交付。 这笔交易从一开始就争议不断,印度反对党指责价格高和中间人问题,但最高法院2018年判没腐败。法国司法还在调查,但印度合作有限。 2025年5月7日,印巴边境爆发冲突,印度空军派阵风上阵。 巴基斯坦用中国制的PL-15导弹从歼-10战机发射,击中阵风。印度空军承认损失至少三架,巴方声称击落六架,包括阵风。损失原因包括雷达预警失效和机动性不足。 冲突持续四天,印度空军开会检讨,国防部长拉吉纳特·辛格审阅报告,质疑技术性能。巴基斯坦总理谢巴兹·沙里夫公开说,他们的导弹从地面和空中发射,穿越克什米尔边境。 法国空军首长表示看到损失证据,但印度否认具体数字。达索公司担心声誉,派审计小组去印度检查,但印度拒绝让他们进基地。 法国情报指责中国通过大使馆散布负面信息,影响阵风销售。中国否认这些指控。印度空军转向评估本土整合,但法国不给源代码,限制了武器升级。 工程师试着逆向工程,却卡在合同条款上。冲突后,印度通知法国暂停尾款支付,金额54亿美元,理由是战机质量缺陷。 这让达索头疼,因为他们早预估风险,加了溢价。其他国家如印尼开始质疑自己的阵风订单,政治压力增大。 印度拒绝支付尾款的消息传开后,国际军贸圈议论纷纷。达索公司坚持合同条款,要求印度配合审计,但印度军方以安全为由挡住。 法国政府表达关切,担心影响其他交易。印度空军报告显示,阵风在实战中暴露弱点,比如对中程导弹的防御不足。巴基斯坦空军展示击落证据,强调PL-15的效能。 印度预算吃紧,议会辩论采购决策,拉吉纳特·辛格回应说要推动自力更生。空军转向苏-30升级,整合本土导弹如阿斯特拉。 法国达索和印度塔塔公司合作,在班加罗尔建组装线,但技术转移有限。股票市场反应,达索股价波动。 印度信誉受损,供应商在后续谈判加风险溢价,比如海军版阵风的74亿美元合同,附加严格审计。法国情报报告说,中国利用冲突黑阵风,外交官递交文件辩论出口管制。 印度拒绝法国司法合作,延误腐败调查。拉吉纳特·辛格视察国防博览会,讨论本土项目。空军重组中队,增加招募。 最终,印度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