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破画白送都没人要!”
山东某菜市场里,一位路人对着老人摊位上的国画就是一阵嘲讽,见对方不搭理他后,他便抬脚踢起了摆放好的蔬菜。
而男人之所以敢这么嚣张,都是因为对方是一个智力低下身体残疾的老人。
他今年71岁,不结婚也没生孩子,身边更是没有一个朋友。
而他唯一喜欢的就是画国画,即便每天只能靠卖菜赚6块钱,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把它们换成颜料宣纸。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昀侠的童年并不幸运,病痛不仅夺走了他奔跑的自由,也剥夺了他的智力。
小学未毕业,他便告别了校园,回到了那个偏僻的小村庄。
残疾的身体,让他成为村里人眼中的“怪人”,他的身边几乎没有一个朋友。

12岁那年,他无意中邂逅了一位画坛巨匠。
在大师的指引下,开启了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
国画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他,让他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从那一刻起,他便与国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踏上了一条漫长而孤独的艺术之路。
五十多年的光阴,在李昀侠的笔尖流淌。
他没有婚姻的羁绊,没有子女的绕膝之乐,他将所有的热情都倾注于绘画创作。

他的画作挂满了墙,山水、花鸟画得特别逼真。每幅画他都画得特别用心,就像在和世界进行一种无声的交流。
在这间不大的屋里,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平静和快乐。
可即便能短暂逃离苦难,生活的重压还是会如期而至。

李昀侠在菜市里摆个小摊,靠卖菜过活。
与其他商贩不同的是,他的摊位一半是新鲜的蔬菜,一半是他精心创作的国画。
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让他摊位看起来特别有特色。

然而行人大多都急匆匆地走过,很少有人会停下来细看他的画作。
菜市场这个充满市井气息的地方,与他的艺术世界显得格格不入。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遭到路人的嘲讽和不解,有些人甚至当面批评他的画作,言语刻薄,毫不留情。

面对这些恶意,他总是默默承受,不作任何辩解。
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不被理解的境遇,用沉默来对抗世俗的偏见,因为他对艺术的追求已经到了偏执的地步。

他画画的颜料,不是从商店购买,而是自己亲手“种植”出来的。
他种牡丹、月季、芍药,就为了呈现花朵本来的颜色。
为了更好地描绘老鹰,他特意去了动物园,仔细观察,想抓住老鹰那独特的气质。

2021年李昀侠的故事在网络上火了,大家对他对艺术的热爱感到敬佩,都跃跃欲试要买他的画。
这突如其来的关注,让李昀侠欣喜若狂。其实对他而言,画画并非为了名利,只要有人能欣赏,那就是对他最大的认可。
而在生活中,像他这样为了心中梦想坚持的残疾人并不在少数。

与李昀侠的宁静不同,许从军的生命充满了动感与挑战。
八个月大时,突如其来的脊髓灰质炎无情地夺走了他双腿行走的权利,将他禁锢在轮椅之上。
尽管命运给了他重重一击,但他并未因此被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心中的那股不屈精神。

他为了能走,做了两次挺大的手术,专门调整肌肉和韧带。
手术挺痛苦的,别人都疼得直叫,但他硬是忍着,一声都没吭。
凭借着这股不服输的精神,他完成了学业,最终考入大学,成为一名医学生。

大学期间,许从军对体育的热爱日渐浓厚。
残奥会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的身影,深深地感染着他,也激励着他。
毕业后,他果断放弃了医院的工作,转而投身临沂市残疾人赛艇队,开启了运动员的新征程。

从赛艇到越野滑雪,他不断挑战自我,探索无限可能。
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他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又一次又一次地爬起。
手冷脚木,脸蛋被风雪刺激得有点痛,可他还是没松劲。
他用钢铁般的意志,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获得了参加国际大赛的资格。

2018年,韩国平昌冬残奥会,许从军身披国旗,站在了奥运的赛场上。
他坐着轮椅,在奥运赛道上一寸一寸地探索,汗水滋润着他的梦想之芽。
最终,他获得了第20名的成绩。虽然没有站上领奖台,但他已经战胜了自我,实现了心中的奥运梦想。

奥运会结束后,许从军便退役开了一家服装店,专门给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
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残疾人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为了鼓励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拥抱生活,许从军组建了轮椅跑团。

他带着跑团伙伴们,加入马拉松行列,和普通人一起跑。
对于很多残疾人来说,他就像一位领跑者,在人生的马拉松赛道上奋力奔跑。

李昀侠和许从军两位来自山东的追梦人,他们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尽管各自境遇不同,但他们的追求却是一致的。
李昀侠用画笔描绘梦想,许从军用轮椅丈量人生。
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展现了梦想的威力,也体现了生命的意义。
信息来源:
齐鲁晚报网《智力障碍老人酷爱绘画 自学几十年作品惊艳众人》
齐鲁壹点《“轮椅跑者”许从军:残奥赛场非终点,新赛道上再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