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粟裕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批判时,台下元帅无一人出声,最后是毛主席出言为他正名的

富途行者 2025-02-05 20:01:00

粟裕

事件背景

1958年5月27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原本只是一场小型的闭门会议,但事态愈演愈烈,最后发展成为一千多人的扩大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主要是批评“教条主义”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而粟裕则成为了所谓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代表人物。

批判过程

在会议上,粟裕受到了猛烈的批判,一系列无端的罪名被加在他的身上。尽管他多次作出自我检讨,但都没有获得通过。随着会议规模的逐渐扩大,粟裕被扣上了“极端个人主义”的大帽子,不得不远离军界,不再与军队保持接触。

元帅们的态度

在会议中,绝大多数人都作了不同程度的发言,但令人奇怪的是,林彪元帅、贺龙元帅和罗荣桓元帅却从头到尾没有对粟裕的问题进行过任何表态发言。这三位元帅之所以保持沉默,并非是对粟裕的问题视而不见,而是出于各自的考虑。

林彪元帅平日里就是一位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之人。他十分清楚粟裕的为人,明白粟裕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出于维护国家利益考虑。因此,他的不发言不表态实际上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对粟裕最大的支持。

贺龙元帅是粟裕的老上级,此时以他的身份也不方便给正受批判的粟裕说话。但他并没有对粟裕袖手旁观,而是安排了几位将军替他表态说话。

罗荣桓元帅则是因为他素来都是老好人,向来不喜欢搞什么批判批评会。他同林彪元帅一样,对粟裕十分钦佩和欣赏。因此,他选择不发言、不表态,以此来保护粟裕。

毛主席的公道话

尽管没有多少人挺身而出光明正大地站出来为粟裕说话,但并不影响粟裕的威信。萧劲光和叶剑英等同志多次找到了毛主席反映情况,他们称粟裕为人正派可靠,只是政治上并不成熟,才会难免在工作中出现一些谬误,对党和国家绝对是忠诚的。

在关键时刻,毛主席出面讲了一句公道话:“粟以前的战功是很高的,他现在的工作,也不能说只是出于私心。”听到主席这样评价粟裕,原本一直抓着“个人主义”问题不放的几位将帅也不再坚持“批粟”,对粟裕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粟裕的检讨书也很快获得了通过,他最终被调往自己擅长的军事研究领域(军事科学院),进行他喜欢的学术研究和指导工作。

1958年粟裕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批判时,确实出现了台下元帅无一人出声的情况。但最终在毛主席的公道话下,粟裕渡过了难关。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毛主席的公正和睿智,也反映了当时党内复杂的政治环境和人际关系。

0 阅读:1
富途行者

富途行者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