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不直气还壮?”贵阳一男子花5100元买了20箱榴莲,回到店里一打开,发现榴莲几乎全部发霉,男子找到批发商讨要说法,不料,对方却称:低价榴莲品质有区别,这是行规,男子不赞同批发商的说辞,而对方接下来的一番话,让男子很是意外! 8月12日,贵阳一家水果店老板去批发市场进货,花了5100元买了20箱榴莲。 当时批发商信誓旦旦,还专门让他拆了两箱检查,看着品相确实不错,价格也比别家便宜,老板当场就付了钱。 谁知道拉回店里,把箱子全打开准备上架,眼前的景象让他傻了眼——榴莲表皮长满了白毛,明显是发霉变质了。 这哪是什么优质榴莲,分明就是坏果子。老板二话不说,拉着这批货就回去找批发商理论。 让人意外的是,批发商一点都不慌,反而理直气壮地说:“发霉不影响吃啊,做成榴莲千层、榴莲饼照样能卖。” 听到这话,老板都被气笑了。发霉的水果还能吃?这不是拿消费者的健康开玩笑吗? 批发商还振振有词:“低价榴莲品质有区别,这是行规,你应该懂的。” 什么行规?卖霉变食品也能叫行规?这分明就是黑心商家的歪理邪说。 老板见对方死不认账,直接打电话投诉。相关部门很快赶到现场,看到这批发霉的榴莲,当即要求批发商退款。 在执法人员的调解下,批发商最终把5100元退给了老板,还承诺会加强管理。 这事看似解决了,但背后的问题值得深思。 榴莲作为水果中的“贵族”,一个就要几十上百块。正因为价格高,一些黑心商家就动起了歪脑筋,用霉变果冒充好果,专挑那些经验不足的店主下手。 最让人气愤的是,明知道水果发霉了,还建议做成食品继续卖。霉菌产生的毒素对人体有害,轻则腹泻,重则中毒,这是基本常识。 批发商口中的“行规”更是无稽之谈。任何行业都有底线,食品安全就是不能碰的红线。以次充好、销售变质食品,不仅违背商业道德,更是违法行为。 这位店老板的做法值得点赞。发现问题立即维权,不姑息不妥协。如果每个人都能像他这样较真,黑心商家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其实批发市场的猫腻远不止这些。有些商家专门在样品上做文章,表面几箱是好的,底下全是次品。还有的在重量上做手脚,箱子里塞纸板、加水增重。 作为普通消费者和小商家,怎么避免被坑? 首先,进货时不能只看价格。特别便宜的货,往往有问题。榴莲这种高价水果,正常批发价都差不多,突然冒出个特别便宜的,多半有猫腻。 其次,验货要仔细。不能只看商家指定的几箱,最好随机抽查,特别是最底层的货。有条件的话,当场开箱率最好达到30%以上。 再有就是要保留证据。进货单据、转账记录、现场照片视频都要留好。出了问题有据可查,维权才有底气。 最重要的是,发现问题要及时举报。不能觉得麻烦就算了,这样只会让黑心商家更猖狂。相关部门接到投诉都会处理,这是消费者的权利。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那些打着“行规”旗号卖霉变食品的商家,迟早会自食恶果。 诚信经营才是长久之计。靠坑蒙拐骗赚的钱,终究守不住。市场需要的是良心商家,而不是唯利是图的投机者。 你在买水果时遇到过类似的坑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让更多人避免上当。 信息来源:百姓关注 2025年8月12日
许昌,男子与酒店签订合同,约定提供57台美的空调。他送了30台后,发现酒店又从别
【604评论】【17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