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银行被制裁后,欧盟顿时不淡定了,没想到中方敢于反击! 2025年8月1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2025年第5号令,宣布对欧盟两家银行——立陶宛的UAB Urbo Bankas和AB Mano Bankas实施全面反制措施,自即日起禁止中国境内所有组织和个人与这两家银行进行任何交易与合作活动。 7月18日,欧盟在第18轮对俄制裁中突然把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列入清单,理由是所谓“涉俄交易”。这招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欧盟既想讨好美国主子,又想在俄乌冲突中刷存在感,却没想到这次踢到了铁板。中方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角色,8月9日欧盟刚正式实施制裁,8月13 日商务部就甩出第5号令,直接让立陶宛两家银行在中国市场“社会性死亡”。 被制裁的两家银行到底什么来头?根据公开数据,Urbo Bankas总资产6.68亿欧元(约 56 亿人民币),Mano Bankas 总资产4.5亿欧元(约 37.8 亿人民币),这规模也就相当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但就是这样两家“小虾米”,却让欧盟如临大敌。 要知道,立陶宛全国GDP才700多亿欧元,这两家银行被踢出中国市场,相当于立陶宛损失了1.5%的金融资产。更要命的是,中国市场的大门一旦关上,这两家银行未来想通过跨境支付、企业融资等渠道分一杯羹,基本没戏了。 最有意思的是欧盟的反应,消息公布当天,立陶宛央行紧急召见中国临时代办,声称 “严重关切”;布鲁塞尔的官员们则集体失声,既不敢承认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脚,又找不到合适的台阶下。 其实这也难怪,欧盟内部对华政策本就矛盾重重,德国、荷兰等经济大国想保住每年 7000 多亿欧元的对华贸易,而立陶宛、波兰这些东欧国家却一门心思当美国的“马前卒”。这次制裁两家小银行,正好暴露了欧盟的战略短视,为了讨好美国,不惜牺牲成员国的经济利益,结果被中方反手一巴掌打在脸上。 从法律层面看,中方的反制堪称教科书级操作。商务部援引《反外国制裁法》第三条、第四条,明确指出欧盟的制裁“严重违反国际法”。这招厉害就厉害在,既表明了中方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又把皮球踢回给欧盟,如果欧盟继续一意孤行,中方完全可以依据同一部法律,对更多欧盟实体实施制裁。 更绝的是,中方特意选择在8月13日宣布制裁,距离欧盟实施制裁刚好4天,既展现了大国的克制,又传递出“你敢动我一尺,我必还你一丈”的强硬态度。 这场金融博弈背后,其实折射出中欧关系的深层矛盾。欧盟总以为自己掌握着规则制定权,却忘了中国早已不是2010年那个GDP刚超日本的国家。2024 年中欧贸易额突破 8000 亿欧元,中国连续 19 年稳居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在这种情况下,欧盟还想用制裁来施压,无异于痴人说梦。 现在最尴尬的莫过于欧盟的“制裁专业户”们,他们本想通过制裁中国金融机构来彰显“价值观外交”,却没想到中方根本不吃这一套。这场风波最终会如何收场?目前来看,欧盟大概率会选择低调处理。毕竟他们心里清楚,如果继续升级对抗,中方完全可以对德国汽车、法国红酒等欧盟支柱产业下手,到时候损失的可就不是几家小银行了。 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次反制既是一次精准的“点穴”,也是一次有力的警告,在国际博弈中,靠耍小聪明是行不通的,真正的大国从来都是用实力说话。正如商务部发言人所说:“希望欧方珍视中欧经贸合作的长期利益。” 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再明白不过,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否则后果自负。
两家银行被制裁后,欧盟顿时不淡定了,没想到中方敢于反击! 2025年8月13日,
思念绵延不绝
2025-08-14 19:20:38
0
阅读: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