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日的上午,阳光像往常一样洒在柏油路上,宗某开着商务车载着一家人出

星球拾光 2025-08-15 11:39:25

2023年5月1日的上午,阳光像往常一样洒在柏油路上,宗某开着商务车载着一家人出门。妻子吴某坐在第二排右边,5岁的女儿在第二排左边,2岁7个月的儿子则在第三排左边的座位上玩着手机。谁也没想到,这场再平常不过的出行,会变成一个家庭永远的痛。   车子开到一个路口,红灯亮了,宗某踩下刹车。   就在这时,吴某无意间往女儿那边看了一眼,心里咯噔一下,女儿正摆弄着座椅调节装置,座椅被调得很低。   她赶紧转过身,眼前的景象让她浑身发冷,座椅靠背死死压在儿子的头上,孩子趴在座位下面,一动不动。   “叫他名字没反应,一摸已经没呼吸了。”后来宗某回忆起那一刻,声音还带着颤抖。   夫妻俩疯了一样把孩子往医院送,可抢救室的灯灭了之后,医生带来的还是最坏的消息。   死亡证明上写着“缺氧缺血性脑病”,短短五个字,成了扎在父母心上永远的刺。   痛失爱子的夫妻俩,在悲伤还没褪去的时候,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意外的决定,把汽车公司告上了法庭,索赔200万元。   他们觉得,是车子的问题才导致了悲剧。   宗某在法庭上说出自己的理由,他觉得车辆的座椅缺乏自动预警装置,在压到儿子的时候,如果车辆能有警告,悲剧就能避免。   同时,他还认为调节装置处缺少必要警告,车企没有尽到责任。   可汽车公司那边有不同的意见。   他们拿出了车辆的各种认证文件,说这车是认证的,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还翻出了车辆的《用户手册》,指着“座椅与保护装置”那一页说:“这里写得很清楚,为了降低伤害风险,车内必须安装儿童保护装置,还警告说没正确安置儿童可能会有致命伤害。” 他们觉得,这事根本不是车子的问题,是家长没尽到监护责任,没给孩子用安全座椅,还放任小孩自己摆弄座椅。   根据8月14号法院公布情况来看,法院开庭的时候,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查了一遍。   《用户手册》里确实有各种警告和注意事项,尤其是关于儿童保护装置的部分,写得明明白白。   法官最后说,宗某和吴某作为父母,有好几处没尽到监护责任,两岁多的孩子没用安全座椅,就让他在第三排坐着。   还放任5岁的女儿自己操作座椅,这么长时间都没留意孩子们的动静。所以,法院驳回了他们的诉讼请求。   这事儿一出来,网上讨论得特别热闹。   有人忍不住问:“买得起商务车,还差个安全座椅的钱吗?”   也有人觉得,虽然家长有责任,但车企就不能把座椅设计得更安全点吗?比如真的加个感应回缩功能,说不定就能避免悲剧。   其实,像这样因为孩子乘车出意外的事,每年都能听到几起。   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在车里坐着,自己看着就行,没必要那么讲究。   可实际上,小孩子哪有那么好“看着”的?   就说安全座椅吧,现在很多地方都规定了小孩子必须用,可还是有家长不当回事。   但其实,汽车发生碰撞的时候,大人根本抱不住孩子,成人安全带对小孩子来说也太松了,很容易造成伤害。   2025年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里就说了,4周岁及以下的孩子坐家庭用车,必须用安全座椅,不然就要扣分罚款,12岁以下的孩子,还不能坐副驾驶。   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保护孩子,可真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起案件里,宗某和吴某失去了孩子,心里的痛苦肯定不是别人能体会的。   但反过来想,如果他们能给孩子用上安全座椅,能多留意一下后排的孩子,说不定这场悲剧就能避免。   说到底,孩子的安全,从来都不是某一个人的事,也不是某一个企业的事。   需要家长时时刻刻上点心,也需要车企在设计的时候多考虑些安全细节,更需要全社会都重视起来,让每个家长都知道,该怎么保护好车里的孩子。   希望这样的悲剧能少一点,每个家长都能把孩子的安全放在心上。   上车前检查一下安全座椅装好了没,开车的时候多看看后排的孩子在干什么,别让一时的疏忽,变成一辈子的遗憾。 来源 上海高院,广州日报,中国新闻周刊微博

0 阅读:38
星球拾光

星球拾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