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老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卧病在床的?   其实不是说他们身体天生比别人结实,

青橘小罐 2025-08-18 11:39:04

为什么欧洲老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卧病在床的?   其实不是说他们身体天生比别人结实,关键是人家一辈子都在追求 “自由”,就算老了也没丢了这个劲儿。   这种自由并非仅仅指物理上的自由,更是一种心理、精神上的自由,欧洲的老年人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正是这种生活方式让他们即使在老年依然充满活力,保持着较少的卧病在床现象。   身体好的时候,他们爱到处跑,今天去西班牙晒晒太阳,明天去挪威看看峡湾,退休后的生活比年轻人还丰富。   而且很少掺和子女的事儿,孩子成年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过日子,自己把精力都放在享受生活上,等到身体真不行了,他们也不乐意躺在病床上耗着,体面地走完最后一段路。   这种活法,跟咱们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就拿法国来说,不少60多岁的老人还在考驾照,不是为了接送孙子,而是为了开着车去周边国家旅行。   德国的公园里,经常能看到70多岁的老人骑自行车,车筐里放着面包和鲜花,慢悠悠地去河边野餐,他们退休后基本不跟子女住一起,不是关系不好,而是觉得“各自有各自的生活”。   子女有自己的小家庭要照顾,老人也有自己的社交圈,每周打打桥牌、跳跳交际舞,比天天围着子女转自在多了。   这种“不依赖”的生活方式,反而让他们老了之后还能保持独立能力,比如自己买菜做饭、打理花园,身体的机能也能维持得更久,自然就不容易早早卧病在床。   更关键的是他们对“生病”的态度,欧洲很多老人觉得,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是得了治不好的重病,不会强求子女砸钱做各种抢救。   这种想法在欧洲老人里挺常见的,他们更看重生活质量,而不是单纯追求“活得久”。   再看看咱们中国人的养老观念,那完全是另一个路子,咱们讲究“养儿防老”,重视亲情比啥都重要,老了之后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跟子女、孙子孙女待在一起。   身体好的时候,帮着子女带娃、做饭,看着孙子长大比自己出去玩还开心,就算真的卧病在床了,也愿意积极治疗,不是怕疼怕苦,而是舍不得离开家人。   总想着多活几年,多看看孙子考上大学,多陪子女过几个春节,而且子女也不会轻易放弃,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带老人去最好的医院,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想让老人多陪自己一阵子。 不是说欧洲老人的选择不好,而是咱们中国人对“家”的执念太深,觉得只要能跟家人在一起,就算多受点苦也值。 其实这两种养老态度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观念的不同,欧洲人更强调 “个体自由”,一辈子都在为自己活,老了也不想被病痛和亲情“捆绑”。   而咱们中国人更看重“家庭联结”,觉得家人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生,哪怕卧病在床,能感受到子女的陪伴和孝心,也是一种幸福。   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大家追求的东西不一样。   说到底,欧洲老人很少卧病在床,不是因为他们身体多好,而是他们一辈子都在保持独立的生活状态。 现在咱们身边也有一些年轻人开始接受“独立养老”的观念,比如提前规划养老基金,学一些养生知识,想着老了之后也能像欧洲老人一样到处旅游。   但更多的人还是放不下亲情,觉得老了能跟子女在一起,才是最踏实的。 最后想问问大家,老了之后,是想像欧洲老人一样到处旅游、潇洒生活,还是想跟子女待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0 阅读:60
青橘小罐

青橘小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