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不铁了,巴基斯坦一边拿着中国的大把投资,一边干着让人瞠目结舌的勾当。曾经的“

财先生观天下 2025-08-18 20:03:12

巴铁不铁了,巴基斯坦一边拿着中国的大把投资,一边干着让人瞠目结舌的勾当。曾经的“全天候伙伴”,在外界看来几乎牢不可破,如今却因为利益分配、安全风险和内部矛盾,变成了一场摇摇欲坠的合作。   说起来,十年前中巴合作那阵儿,那可是真热闹。   2013年前后,中巴经济走廊一启动,双方就跟开了挂似的,合同一个接一个签,钱一笔接一笔往巴基斯坦砸。   最受关注的就是瓜达尔港,之前就是个荒僻小港口,中国企业接手运营权后,直接按“战略要道”的规格改造,协议里说好了中方拿大部分收益,巴方分小部分。   当时谁都觉得这是双赢,巴基斯坦能靠中国投资补基建短板,还能拉就业,中国呢,有了瓜达尔港,从中东运石油就能绕开马六甲海峡,能源通道也多了个保障。   那会儿“铁哥们”可不是空喊的口号,连文件里都写着“互利共赢”,两边老百姓都盼着好日子能早点来。   可谁能想到,日子一长,问题全冒出来了。   先说说钱的事儿,巴基斯坦拿的大多是中国贷款,项目搞得多了,债务窟窿也越来越大,2018 年后财政赤字直接绷不住了。   更让巴国民众不满的是,钱花出去了,自己没捞着实惠,电站建好了,电价反而涨得离谱,高速公路通车了,过路费贵得让人肉疼。   而且项目推进也不顺利,铁路主线动不动就延期,电力项目成本超支一大截,巴方媒体和学者也忍不住吐槽,说合同条款不透明,中方把着规划和算账的主动权,巴方只能被动跟着走。   到2022年,巴方甚至想把“经济走廊管理局”给撤了,说它效率太低,这明摆着是国家层面都对合作模式不满意了。   比钱更让人头疼的是安全问题,瓜达尔港周边本来就不太平,俾路支解放军那些分离主义武装,跟疯了似的盯着中资项目搞袭击。   工地被砸、工人被威胁都是常事儿,2025年初还出了武装分子劫持火车的大事,造成不少人伤亡。   为了保护中资人员和工程,巴方的安保费用涨得飞起,可该来的袭击还是来。   中国企业也犯难,投资风险越来越高,保险费交得心疼,有些项目干脆因为安全问题停了工,比如瓜达尔港周边的基建,进度慢得跟蜗牛爬似的,这不就形成恶性循环了吗?   越投资越危险,越危险越不敢投资。   还有2024年瓜达尔国际机场建成那事儿,本来该是中巴合作的“门面工程”,结果成了“空城”。   没有航班落地,没有旅客进出,就那么杵在那儿浪费钱,中国砸了那么多钱把硬件建好,巴基斯坦却连最基本的航线规划都没搞定。   矛盾攒得多了,信任自然就没了,巴方老百姓看着中资企业来来往往,自己的工作和收入没见改善,反而要承受高电价这些压力,对“互利共赢 的信心早没了。   媒体也从当初的夸夸夸,变成了追问“CPEC到底是机遇还是陷阱”,还有学者跟着西方炒 “债务陷阱论”,哪怕中国一再解释贷款是纯商业性质,没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也没人听。   更要命的是巴基斯坦国内的情况,2020年后政治乱得很,政权换了一茬又一茬,经济也垮得厉害,外汇储备没多少,通胀还居高不下,对 CPEC 的支持力越来越弱。   2025年巴方倒是来中国开了投资推介会,拍着胸脯说保证外方安全,可机场还空着、项目还停着、武装袭击还没断,这种承诺谁信啊?   现在这局面,其实挺让人唏嘘的,中国这边纠结要不要继续加码,毕竟CPEC对“一带一路” 很重要,放弃了可惜,可安全风险、项目低效这些问题不解决,再投钱就是打水漂。   巴基斯坦那边呢,要是还光喊口号不做事,不赶紧把机场用起来、把武装分子打下去、让老百姓拿到实惠,那信任的裂痕只会越来越大。   现在中巴合作就卡在这儿了,是能调整过来重新赢回信任,还是继续耗着让矛盾更僵,就看两边接下来怎么选了。

0 阅读:0
财先生观天下

财先生观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