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曹德旺给妻子陈凤英写信:“我爱上了别人,我要和你离婚,不过我会补偿你的!”原以为妻子会狮子大开口,没曾想陈凤英只提了两点要求,就让曹德旺乖乖的回了家,并将自己名下的财产全部交给了自己。 曹德旺1946年生在上海,那时候家里还有点底子,但9岁时全家迁回福建福清农村。他从小没上学,9岁开始干农活,帮家里放牛砍柴。14岁辍学后,他开始小本生意,先卖烟丝,提着篮子沿村边小路走,避开人多地方,一把一把称给买主。接着贩水果,每天凌晨2点起床,骑旧自行车从高山镇往福清赶,车篮塞满新鲜水果,到市场摆摊卖完再骑回村。他还修过自行车,帮人补胎换件。1968年,母亲介绍本地农村姑娘陈凤英,两人条件相当,婚礼简单,只花20元办成。婚后陈凤英在家操持家务,他继续外出折腾。不甘心只种果树,他把妻子带来的首饰变卖,凑钱收购干木耳。那时木耳算山货,村里收来便宜,他背麻袋往城里运,卖出去挣些钱。生意一度顺利,但一次深夜出村,民兵没收所有木耳和钱,还罚他欠债。他四处求借没人肯帮,陈凤英一家家上门,总算凑齐钱堵上窟窿。从那后,他更谨慎,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他离开家乡去外地跑生意,攒下些钱。 曹德旺早年经历过不少挫折,从小没读过书,靠自己摸索做生意。卖烟丝和水果时,他每天早起赶路,赚点小钱维持生计。结婚后,陈凤英支持他外出闯荡,他收购木耳时一度顺利,但被没收后欠债,陈凤英帮他还清。这让他看到妻子的可靠。改革开放后,他在外攒钱,事业起步,但家庭生活简单,陈凤英在家带孩子管家务,两人分工明确。他在外接触更多人,生意越做越大,百万身家到手,却开始对婚姻有不满。 1980年,曹德旺在外跑生意时,遇到一位25岁已婚女子,两人相处密切。他决定离婚,给妻子陈凤英写信,直说爱上别人,要离婚,但会补偿她。几天后,回信寄来,陈凤英不识字,信是别人帮写的,她同意离婚,只提两个要求:老家房子给她,孩子归她,其他不要。那房子是泥砖旧屋,不值钱,孩子三个。他没想到妻子这么容易松口,本以为她会要钱。他买最早车票赶回家,陈凤英平静站起,没一丝怨气。他鼻子一酸,说对不起。陈凤英端碗水,看着他说,知道自己配不上,早猜到会这样,只求房子孩子有个地方。他听她平静话,跪地握手,说不离婚了,立刻断掉那女子联系,从此专心回家。 这个事件发生在曹德旺事业刚起步时,他在外遇到那女子,觉得投缘,就写信离婚。陈凤英收到信后,没闹腾,只要房子和孩子。这让曹德旺意外,本来准备好给钱补偿,却没想到妻子要求这么低。他赶紧回家,表达歉意,两人和好。他从此断了外边联系,把精力放回家庭和生意上。这件事显示出陈凤英的性格,她不识字但懂事理,面对丈夫出轨,选择平静应对,而不是争吵要钱。 曹德旺回家后,把所有财产转到陈凤英名下,包括积蓄和生意资产,她管家,他在外做事。1983年,他承包福清高山异型玻璃厂,那时厂子年年亏损,他接手后检查设备,指挥工人调整生产线,亲自推销玻璃,跑客户签订单,逐步扭亏。1985年,生意火热,但遇到调查,他配合查账,继续管理厂务。1987年,他创办福耀玻璃集团,厂房从小镇扩展,工人增加,安排技术升级,产品销往全国。集团逐步扩大成全球大企业,建厂海外。陈凤英在家带孩子,操持家务,两人继续一起生活,他专注事业,她支持后方。后来他热心慈善,2011年捐出3亿股福耀玻璃股票,成立河仁慈善基金会,捐款数十亿,用于扶贫教育,两人相伴至今。
1980年,曹德旺给妻子陈凤英写信:“我爱上了别人,我要和你离婚,不过我会补偿你
小史论过去
2025-08-20 12:30: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