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老族长杯酒让地,解决知县拆地烦恼

记之旅行 2024-02-26 05:35:18

古代建筑州府、县城墙,一般开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南宋时建筑的吴川县城,却多开一道门,叫"文明门"。为何要多开一道门呢?这就要从吴敏吾"杯酒让地"说起了。

话说南宋时代,朝政松弛,盗匪四起。嘉定六年初春一个雨夜,吴川城内一阵锣声响起,更夫嘶叫"有土匪打劫……捉匪呀……捉匪呀……"霎时,城里人呼狗叫,惊慌失措,乱成一锅粥。陈知县梦中惊醒,慌忙调集兵马,追出野外,可是深夜时分,四野伸手不见五指,土匪已无影无踪。天亮后,官府查勘一天,城内有三间店铺被抢劫,损失惨重,所幸无人伤亡;更令知县害怕的是,匪徒竟然打开他卧室隔壁的库房,偷走了一批兵器。后来土匪是从海上逃走还是陆地逃走的?没有丝毫踪迹。对方要是想取自己的首级,岂不是如探囊取物?他吓得几晚夜半惊醒。

知县思忖,为了维护地方政权,市区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县城墙计划刻不容缓。一年前,吴川县建筑城墙的银两已拨下,问题是如何搬迁城里几十户百姓,是天下第一难的大事。搬迁就是拆了自己世居的住房,重新选址,一砖一瓦重新砌起。一是拆迁赔偿肯定不足;二是,人的情感,习惯眷恋故居;更棘手是拆迁红线内吴姓是吴川一大望族。吴川县取名叫吴川,原因是先有吴姓人,粤西三条江河,即鉴江、袂花江、梅江,又流经这里出海﹣﹣取人与三江而名,有史为证。城里的吴姓祖先吴保金,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又是先皇御赐开疆之所。陈知县再三思量,只有做通其他百姓的思想,同意搬迁,然后再征求吴敏吾族长的意见。

他召集搬迁户开会,阐明建筑县城墙宗旨,搬迁的赔偿银两,讲得声嘶力竭,却如石投大海,众人默默无言。于是,他又动员县内主簿、文书、衙役,下边的里长、保长,通通下户动员搬迁,一连十几天,没有一户愿意搬迁。个个回来都说:"知县大人,他们说,'只要吴姓族长同意搬迁,我保证全家马上搬家。'"明知是抵赖之词,却又是冠冕堂皇。本来知县是想先择个软柿子捏,反而捧着带刺菠萝。他顿时热血冲脑,对手下人大声吼道:"罢了,罢了,你去叫他们一个个写保证、画下押,到时吴族长同意搬迁,谁反对,我就将他流放到海南岛。"

然而,只过两天,几十份画了押的保证书摆在知县面前。陈知县无奈只有破釜沉舟,亲临吴府了。他叫衙役先去吴府打招呼,到酒楼订了一桌酒菜,这天,叫衙役挑上,一同前往。谁料刚走一半路程,衙役扭伤脚,痛得走不动。陈知县被逼挑上担子,扶着衙役,从来肩不挑、手不提、举人出身的陈知县,一条街的路,走得大汗淋漓,步履踉跄,肩痛得龇牙咧嘴。正在门前迎接的吴族长,急忙上前接过担子说:"知县大人到来,有失远迎,又挑又担,小民怎么受得起?"知县说:"族长贤名,如泰山耸立,本县有事相求,请莫见笑。"

其实,吴敏吾早已料到知县登门的意图。他招呼知县坐下,亲自打水给他洗脸。知县一并叫敏吾父亲出来。衙役欲摆上酒菜,敏吾摆手阻止说:"这个就不必了,知县大人,有什么大事要我相帮,讲出来,我能帮的定会尽力。"

陈知县说:"如今时世不稳,盗贼为患,为了维护县府行政通畅,百姓安全,州府下文建筑县府城墙,去年建筑银两已拨下,就望吴族长助卑职一臂之力。我略懂居家风水地理,只要吴府同意搬迁,一定陪你父子寻找一块风水宝地,保证吴家人财兴旺,燕贻鹊起。"

自世祖保金从福建莆田迁来,一晃已过了一百多年,繁衍了七代人,如今大小成百间房屋,老幼几百号人,全部搬走,拆迁不易,重建更难,工程繁重,非比寻常,吴敏吾肩负着千斤重担。两年前规划建县城,出示公告。他已知道要搬出宁里所。搬与不搬,心里乱得很。自己不同意搬迁,陈知县不敢拆,高凉知府也未必敢强拆。但是,大厅上挂着"谦让,开拓"的祖训,历历在目。先祖"季仲三让王"事迹,得到后来孔子和多少帝王及文史名家的赞赏。又看到陈知县忠于职守、委曲求全,十分感动。作为"延陵郡"后人,为江山社稷、百姓安康,即使艰难曲折,也应义不容辞。

屋檐上一对燕子朝敏吾吱喳叫着。这对燕子刚学飞时跌落地,险遭猫手,是他救起燕儿,乘梯放归巢穴,所以,燕子常 常对他亲切鸣叫。他不禁感慨地说:"燕子,你年年来家,明年你就找不到了。"他言语过后,燕子却飞入大厅,围绕敏吾转三圈。又飞回屋檐上。相传燕子是念旧情,旧屋拆了,再建新居,就飞了。他不禁说:"燕子,我秋后不知在哪安家了,你还来我家吗?"燕子又叫三声,又绕天井三圈才飞走。陈知县说,这燕子有灵性,恋上富贵人家了。

当时,敏吾高兴地对衙役说:"拿酒来﹣﹣我祖先三让王,让出天下社稷都可以,我让区区几十亩地又如何。"说,他一杯酒仰头喝下。陈知县高得要摆上酒菜,敏吾执意不肯,说:"知县大人,你不能对我家搞特殊。我吃下这桌酒菜,你户户平等对待吗!你只要公公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办事,我等庶民就感激无尽。"陈知县肩上的千斤大石霎时落地,他感激落泪,说:"杯酒让地﹣﹣古今奇闻,杯酒让地﹣﹣闻所未闻。"陈知县把"杯酒让地"的经过上书州府,州府再上书朝廷,"吴川延陵后人杯酒让地"的故事在朝野传开。

再说,陈知县深晓堪舆风水,曾南下在限口看到一块好地,因吴姓与地名相克,也就放弃了。他择了日子,叫上吴敏吾父子,带领县丞、主簿、衙役,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南下到沙角旋,渡江到黄坡,再北上振文,一连几天,寻寻觅觅,看上的几块地都不十分理想。这天,他们从北南归,将近县城时,一阵风吹过,敏吾父亲的马惊叫一声,转头飞奔,众人紧急策马追赶。惊马穿过树林,越过草地,转到一座山前,弓身一弹,把老人抛上半空﹣﹣敏吾飞马赶到时,父亲神情自然坐在草地,背靠着龟山,马也安静在一旁吃草。他问父亲有没摔伤?父亲站起来,摆摆头。大家异口同声惊呼"奇迹"。

这时,陈知县正拿着罗盘来回走动,说道:"奇迹﹣﹣真是冥冥之中有神助也,好一块风水宝地,背山环水,紫气东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经知县提起,敏吾上马走一圈。这地方叫上郭,竟想不到山清水秀,阳气充盈。敏吾虽然年轻,熟读四书五经,堪舆风水也略懂一二,此地又近县城,正是宜居之所。

经过酷暑严寒,艰辛劳苦,又是阳春三月,吴敏吾新居在上郭村落成,噼噼啪啪鞭炮声响过后,一群燕子飞落屋顶,那对燕子竟然飞了回来,围绕吴敏吾飞三圈,把叼来的泥沾在朝南门上,这对往日堂前燕子,真的重新飞到敏吾新家。他惊喜刚过,陈知县来报喜,皇上得知吴敏吾"杯酒让地"的故事,便授敏吾"迪功郎"封号。

正如陈知县所言,上郭真是一块风水宝地,第二年,敏吾结婚几年的妻子开始生子,连生三个,长子味淡官居三品,光禄寺正卿,光宗耀祖。这是后话。

不久,吴川县城墙建成,朝上郭村方向多开一道大门,叫"文明门",城墙上镶缀着双腰带,示意官民一心;铺着一条红砖的路直通上郭村。数百年来,每年正月十五日,上郭人必然集体敲锣打鼓、舞龙舞狮从文明门进入城里,欢天喜地巡游一番;是感受皇恩,官民同乐?或是思念故居?皆有。后来形成了一种喜庆风俗,传播各地。

0 阅读:0

记之旅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