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正脱产的士兵都是精锐,专门用来上阵杀敌的。哪怕是隋唐的府兵也只是半脱产战兵,府兵一丁授田140亩,虽然可以养两三名部曲,让他们种地。但这些部曲要么是招来的,要么是战场上抢来的奴隶,在缺人的情况下农忙时也得下地干活。 而很多王朝士兵都是每年不忙的时候,统一进行军事训练一至两个月,然后持续三~5年,有了一定的军事基础,大战在即, 突击训练半年,配合脱产战兵作战,大部分朝代都在用这个制度。 哪怕是朱元璋时期的明军,开国之军也用的是这个制度。卫所兵一卫5600人,边地卫所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卫所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意思就是守城的就是战兵,每卫有1000余名脱产战兵进行操练,剩余8成或者7成负责种地养活卫所里的2成或3成战兵。而洪武年一共有329卫65所,共计191.5万人,这里面脱产战兵有将近50万人。为了养活这将近50万脱产战兵,100多万卫所兵屯田种地,农闲时才进行操练,上阵好当辅兵。 PS:洪武年有191.5万军户,有将近50万脱产战兵,也差不多这个数,毕竟靖难之役时,朱棣在野战中前后共计杀伤了将近40余万明军
秦军的军功爵位制在后世没人敢玩,因为太卷了。哪怕自己辛辛苦苦在战场上砍下敌军首级
【84评论】【76点赞】
老胡
府兵应该是免除了租庸调的农民,用以军事征战。新疆的农垦部队,除了少数领导,基本全员都要参加劳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