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缅甸谈妥了!8月30日下午,中国方面在天津会见来华出席活动的缅甸代总统敏昂莱,双方就未来的合作进行了重点探讨,缅甸希望能够得到中国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就说皎漂港这个项目,2008年还是个只有几万人的渔村,现在已经被中信联合体打造成能停30万吨巨轮的深水港。 2023年底补充协议一签,马德岛的油轮码头和延白岛的集装箱泊位就忙起来了,设计年吞吐量能到490万个标准集装箱,未来还能升级到700万,这规模把孟加拉国的吉大港和印度的加尔各答港都比下去了。 最实在的是,等港口和旁边的工业园全运营起来,能给缅甸人提供10万个工作岗位,相当于在当地凭空建起一座工业新城。 之前西方总拿环保说事儿,可缅甸渔民现在更关心的是下个月能不能领工资给孩子交学费,这种时候中国工程师带着施工图纸上门,可比联合国的援助报告有用多了。 而中缅油气管道更是缅甸的“经济输血管”。从皎漂港马德岛出发的管道,截至2023年已经累计送了408亿立方米天然气和6486万吨原油,每天40万桶的输油量稳稳当当,比绕道马六甲海峡节省2000多海里航程。 云南的炼厂靠这个满负荷运转,缅甸则能从过境费里每年多赚数亿美元,这种“管道一通,两边赚钱”的好事,西方制裁清单里可找不到。 去年缅甸想开发新的油气区块,西方企业要么不敢来,要么开的条件比油价还高。 但最后还是中石油带着技术和资金上门,毕竟中国西南地区的燃气灶和汽车油箱,早就离不开这条管道的供应了。 大瑞铁路虽然修得慢,但每米铁轨都透着诚意。这条连接大理到瑞丽的铁路,光是高黎贡山隧道就有34.5公里长,最大埋深1155米,工人们要跟高压涌水和软岩大变形较劲,堪称“在地质博物馆里挖隧道”。 现在保瑞段还剩15.9公里没打通,预计2028年通车,到时候从昆明坐火车到皎漂港可比绕路仰光省事儿多了。 缅甸商人早就盼着这条铁路,以前从曼德勒运货到边境要颠簸两天,铁路通了只要6小时,运费能降三成,这种实实在在的便利,比任何外交辞令都管用。 农业合作更是帮缅甸人解决了吃饭问题。中国通过澜湄基金在缅甸搞了30多个农业项目,从水稻种植到咖啡加工,连桑蚕研发中心都建好了。 内比都的减贫示范村里,农民用中国援建的灌溉系统种出的稻谷,亩产比以前提高两成,再也不用看天吃饭。 西方援助机构总爱提“可持续发展”,可缅甸农民更清楚,中国专家手把手教的种植技术,比那些印着英文的环保手册实在多了。 现在缅甸出口的农产品里,每三吨就有一吨用了中国技术,这种合作哪用得着天天喊口号。 经贸数据更能说明问题。虽然2024年中缅贸易额降到162.9亿美元,但中国依然是缅甸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累计投资146.7亿美元的盘子摆在那儿,比西方所有援助加起来还多。 缅甸商店里的电风扇、摩托车大多是中国造,而中国的手机工厂离不开缅甸的锡矿,这种互补性根本不是制裁能切断的。 敏昂莱这次来天津,肯定没少提扩大贸易的事儿,毕竟缅甸的外汇储备里,人民币占比越来越高。
🌛美国也是开了好头,想要格陵兰岛公投入美,我大胆的预测一波,未来十到二十年
【21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