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职业教育版图上,一座聚焦铁路行业的高等职业院校正崭露头角。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正迎来重要的历史性时刻,拟整合资源新建常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且新校区已建设完成。

这所由世界500强央企直接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不仅填补了长三角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空白,更以“入学即就业”的产教融合模式,为中低分段考生开辟了一条通往“铁饭碗”的黄金赛道。
学校的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戚墅堰机车车辆厂技工学校,作为新中国首批铁路技工学校之一,其使命是为铁道部培养车工、钳工、铆焊工等基础技术工人。历经70余年发展,学校伴随中国铁路工业的腾飞不断蜕变。

1979年升格为铁道部直属中专“戚墅堰铁路技术学校”,开设机械制造、热处理等专业。2004年首次升格为高职院校,更名为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025年,学校迎来历史性转折,整合资源升格为常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这一变革源于国家“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作为中国中车集团直属院校,学校依托央企资源,将办学层次从高职提升为公办专科院校,目标是打造职教创新央企办学的全国样板。

新校区位于常州经开区,占地430亩,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总投资规模宏大。2023年5月开工后,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计划2025年正式投用。校园设计融合工业美学与生态理念,分为教学区、实训基地、中车培训中心(党校)三大功能分区,配备先进设施。
作为中国中车集团旗下院校,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8%以上,主要流向铁路系统,例如中国铁路上海局、各铁路局机务段;城市轨道交通,例如南京、苏州、无锡等地铁公司;装备制造,例如中车旗下子公司及轨道交通配套企业。

高就业率的背后是多重保障,中车集团提供实习岗位与就业名额,学生可优先进入央企;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轨道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增强竞争力;长三角轨道交通产业发达,人才需求旺盛。
对于高考分数在300-400分区间的考生而言,这所新的铁路专科院校不仅意味着一次低分逆袭的机会,更是一条通往大国工匠生涯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