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80后时代的“把孩子当猪养”到90后时代“一个不生”“只生一个”,再到如今年轻人普遍的“不想生”态度,简直让所有网友大跌眼镜。
毕竟有了后代就算有了依仗,哪怕是为了养老,也可以养一个啊,为什么就是死活不愿意生呢?
80/90的区别
80后成长于计划生育时期,那个年代生育成本较低,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尚可,因此普遍存在着“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
即便是在实行计划生育的大环境下,也有不少家庭为了传宗接代而“偷生”第二胎。
与此同时,富人家庭的经济实力足以支撑多个孩子的抚养成本,贫穷家庭则期望多个孩子能为家里添份薪水,因此两极分化较为明显。
进入90后时代,生育成本开始攀升,人们的生育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
据一项调查显示,约30%的90后选择“一个都不生”,近50%的人表示“只生一个”,不到20%的人愿意生育两个以上的孩子。
相比前辈,90后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空间,孩子已不再是必需品,生与不生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
时至今日,年轻人对生育问题的态度更加理性和务实。
作为家庭的一员,父母们自然希望子孙后代能延续香火;作为国家,提高生育率是确保人口红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而年轻人作为当事人,则面临着现实生活的重重压力。
经济压力
如今,许多年轻人面临着沉重的经济压力,这也是他们不愿生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生孩子从怀孕到抚养,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首先是怀孕生产的费用。
随着医疗成本的不断上涨,怀孕期间的检查和生产费用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在一些大城市,单是生产费就需要几万元。
接下来是抚养孩子的日常开支。
奶粉、尿不湿等孩子的日用品价格不菲,而且需要长期购买,对家庭财务来说是一笔持续不断的大开销。
更为沉重的是教育成本。
如今,从孩子出生到大学毕业,家长需要为孩子支付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元的教育费用。
在二三线城市,这个数字可能在百万元左右,而在一线城市,教育成本更是高达200多万元。
除了学费,还需要支付各种培训班、兴趣班的费用,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年轻人自身就已经面临着沉重的经济压力。
房价高涨,工资收入有限,难以在短期内买房。而生育又需要一定的居住条件,因此生育之路显得更加艰难。
此外,相关的政策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年轻人难以从政策层面获得实质性的帮助。
可以说,如今生育成本之高,已经成为阻碍年轻人生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了经济原因,当代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谁来养?
养育难
如今,大多数家庭都离不开女性的经济支撑,母亲们不得不在家务劳动和职场工作之间艰难平衡。
一旦生育,她们不仅要应对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还要操持家务,同时也很难做到对事业的有效兼顾。
与此同时,祖父母辈的分内之事则是帮忙带孩子,但这其中也是操心费力。
年过花甲的老人,体力状况和精力程度已经都不如当年,长期照看孙辈无疑会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
作为家中顶梁柱的男性,中年时期无疑也是压力最大的阶段。
不仅要整日奔波于单位和家中,还要为家人的衣食住行买单,更要分散精力关爱妻儿。
一旦家中有了添口,便如同身陷重重压境,难以喘息。
与此同时,现代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往“粗放式养娃”的模式。
我们期望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这就意味着家长需要更多地投入精力和资源,对孩子实行精心呵护和改造。
在如此大的带娃压力之下,生育一个孩子就已经是一件令人喘不过气的事情了。
如果再要二孩,那无疑就是在已经捉襟见肘的生活上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到时候压力是否会爆棚,实在令人担忧。
更重要的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生育对于女性而言无疑是一笔沉重的代价。
对女性的伤害
生孩子对女性的身体影响是最为直接和深刻的。
怀孕期间,女性需要承受身体各种不适,分娩时更是要忍受剧烈的疼痛。
更为棘手的是,生产后女性常常会面临着各种并发症,如产后抑郁等,这些都会给她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冲击。
随着孩子的出生,女性们通常需要全权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
作为母亲,她们必须时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操心孩子的饮食起居,耗费大量体力和精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分工往往是不均的,女性不得不独自承担起主要负担。
就职场而言,生育也给女性带来了巨大阻力。
在怀孕期间,女性的工作能力和效率都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产假休息后复工,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更是一大难题。
许多职场女性为了照顾孩子不得不暂时放弃事业发展,甚至选择整个辞去工作。
从社会地位来看,做母亲的确是件幸福的事,但同时也意味着女性在相当程度上放弃了自我实现的机会。
她们不得不割舍自己的理想抱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家庭中。
这种被动放弃,对女性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牺牲。
可以说,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生孩子对女性而言实在是一笔过于沉重的代价。
除此之外,年轻人自身也有着较高的生活品质期许。
作为新一代,他们习惯于追求高品质生活,渴望拥有个人空间和独立发展机会,但生育孩子后,难免会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就职业发展而言,生育孩子无疑会给年轻人带来诸多阻碍。
在现今社会的激烈竞争环境下,想要事业有成就就必须全力以赴。
尤其是对于职场女性来说,生育后往往难以兼顾工作,事业发展也将大打折扣。
种种因素叠加下,生育对年轻人来说,已然成为一件拼尽全力也难以承担的重任。
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困境:要么安心工作追求事业理想,要么全身心投入做父母,两全其美的机会似乎渺茫。
因此,现状下年轻人生育意愿的下降实属正常。
而且对于贫困家庭来说,生育过多孩子注定会让他们的生活陷入更加窘迫的境地。
缺乏物质基础,孩子们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补给,身体发育便会大打折扣;家境拮据,孩子们也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教育资源,阻碍了智力开发。
除此之外,拥挤的生活环境和缺乏父母关爱也会给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创伤。
可以说,在贫困环境下,孩子们自出生起就注定了非常不公平的起跑线。
即便是中产家庭,生育过多孩子也会影响子女的发展质量。
中产家庭虽然经济实力相对雄厚一些,但毕竟有限,子女人数过多就意味着每个孩子可获得的资源被分薄,无法集中投放培养一两个孩子。
在教育方面,中产家庭普遍对孩子寄予厚望,期望他们能在未来有出人头地的发展。
然而,如果生育过多孩子,每个孩子所能获得的教育投资就会被压缩,上不起太好的学校、无法获得充分的资源补给,自然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此外,中产家庭对孩子的期望不仅限于学习,还希望他们能够全面发展,参加各种兴趣培养班等。
但如果生育过多孩子,每个孩子所能获得的投资就会被分散,难以集中发展自身的特长,长远来看,机会也就渺茫了。
因此,无论是贫穷家庭还是中产家庭,过度生育都会给孩子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限制了他们的未来发展机会。
观念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人的价值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更加重视个人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追求更多的自由空间和机会。
在这种“独生独养”的大环境下,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自然也就黯然失色。
对很多人来说,孩子已经不再是用来“传宗接代”的责任和负担,更多是一种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期望。
可以说,个人主义理念的盛行正在冲击传统观念的基石,现代人不再受制于旧有价值观的牵绊。
“生不生”已经不再是家庭和社会施加的外在压力,更多成了人们现代生活理念的体现。
当然,这一现象正在对个人、家庭和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在家庭层面,生育率持续走低必然加剧人口老龄化。
当有生育意愿的年轻人占比越来越少时,未来年轻劳动力人口将日渐萎缩,而老年人口则快速膨胀,劳动人口和赡养老人的比例严重失衡。
这将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直接危及传统的家庭观念和文化传承。
而从社会层面来看,持续低生育率也将给整个国家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劳动力短缺会阻碍经济增长,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教育资源闲置、社会保障体系失衡等。
有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还可能降低社会创新活力,最终影响到国家的综合实力和长期竞争力。
不难发现,个人选择不生育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国民的生育意愿呢?
如何劝生
首先,减轻生育的经济负担是关键所在。
生育需要大笔费用支出,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大负担。
因此,政府可以适当延长产假时间、减免部分生育费用,为准父母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
与此同时,还需大幅增加公共托育服务供给,让父母在工作时也能放心将孩子托付给专业机构。
其次,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生育的传统观念非常必要。
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落后观念,这些思想正在日益阻碍着生育率的提高。
只有充分尊重个人生育自主权,消除有关生育的性别歧视,营造包容友善的生育环境,才能从思想上激发国民的生育热情。
切实减轻父母“三育”负担,是推动生育率提高的有力举措。
当下育儿成本之高,超越了不少家庭的承受能力。
因此,政府应当建立完备的育儿支持体系,提供贴心周到的婴幼儿托育服务,让父母不再为此操碎了心。
同时应重视青少年教育,更好地传导生育的社会责任,从源头上化解“重男轻女”等陈规陋习。
此外,还应该着眼于解决生育与个人事业发展的矛盾。
当下不少职场人士选择推迟或放弃生育,其中一大原因是担心生育会影响职业发展。
为此,可以鼓励企业施行弹性工作制,为员工提供居家办公等便利;还可以探索在生育期内,产假男女同休的新做法,真正实现“男女平等、共同育儿”。
可以说,提高生育率是一场全民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发力。
只有通过减轻经济负担、改变观念、建立支持体系、解决生育就业矛盾等综合举措,我们才能最终实现人口结构的良性转型,确保社会生育水平与国家发展相适应。
这不仅关乎个人家庭幸福,更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扬子晚报——中国生育成本报告:养娃到本科毕业平均花68万
长江云新闻——中国育儿成本全球第二高?!养育一个孩子到底有多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