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智驾为何能领先?满血版Momenta技术不能复制

萌妹啊 2025-03-30 04:55:20

近年来,高阶自动驾驶技术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这一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无论是长安深蓝推出的“加量不加价”策略,还是比亚迪倡导的“智驾平权”,都在传达一个明确的信号:在智能化的下半场,车企纷纷调整战略,以期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面对华为、小鹏、理想、智己等行业领头羊,后起之秀们正在加速追赶,力求主动转型。

以比亚迪为例,该品牌推出的“天神之眼”系统分为B方案(单激光雷达)和A方案(三激光雷达),支持全国范围内无地图城市的导航。其核心算法来自于Momenta,这是一家由上汽集团重点投资,并与智己汽车有着深厚合作关系的企业。比亚迪选择与Momenta合作,显然是看中了智己与Momenta深度合作所带来的显著成果。智己在仅仅参加四次中国智能驾驶大赛后,就获得了总榜第一,实力强劲。

智己与Momenta的成功合作为行业树立了一个标杆,不少品牌开始效仿。媒体传言称,从奥迪到日产,再到丰田,都计划采用智己的这套智能驾驶方案。然而,问题在于,简单地引入同一家供应商的技术方案,真的能复制出智己那样的智能驾驶体验吗?答案并不简单。

智己与Momenta之间的深度合作模式,注定很难被简单复制。首先,智能驾驶不是单方面的工作。业内普遍认为,一些车企的所谓“自主研发”团队,实际上只是供应商方案的“组装工”。他们要么直接使用供应商提供的“白盒”方案,要么在现有代码基础上做些微小改动,拼凑出一个看似可以运行的Demo。这样的“研发”方式,带来的实际体验往往与行业前沿技术存在代差。智能驾驶的突破,尤其是这种复杂系统的进化,需要的是超越普通甲乙方关系的深度协作。

智己与Momenta之间,构建了一种特别的合作模式。故事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018年,那时L4自动驾驶概念正值热潮。Momenta尽管拥有L4技术团队,但在2019年Robotaxi热潮降温后面临生存危机。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Momenta调整了战略重心,转向更加具有商业前景的量产方案。上汽集团正为其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智己汽车”寻找一套能够打响智能化头炮的系统。Momenta与上汽的目标契合,加上双方已有的合作基础,使得这一合作成为可能。

两家公司埋头苦干了近两年,Momenta在此期间大力发展仿真评测,在自动化工具链、基础组件和数据上下了不少功夫。通过这种方式,一边推动量产化,一边继续开发L4技术。工程开发经验与数据逐渐形成正循环,智能驾驶方案的飞轮效应也随之出现,速度越来越快。2023年,智己城区NOA上线,短短一年后,端到端直觉大模型成功应用于智己全系车型,展现出惊人的进化速度。

伴随着智己项目的巨大成功,Momenta在业界声名鹊起,接连赢得丰田、奔驰、日产等国际大厂的合作项目,成为行业内的“香饽饽”。然而,智己的满血Momenta方案并不容易被复制。首先,当前同样处于资本寒冬,主机厂是否能像上汽那样果断地大笔投资很难说。其次,智己与Momenta两年来形成的数据积累和技术迭代优势,新玩家很难在短时间内追赶。再者,智己背靠上汽,而上汽是Momenta的最大投资者,两者关系紧密,能够实现1+1>2的效果。

在智能驾驶领域,找一个优秀的供应商并不是万能药,需要车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智己汽车CMO李微萌透露,智己从一开始就坚定一段式端到端技术路线,意图让汽车像人一样直觉驾驶。最终,智驾的未来还是要依靠数据驱动,因为不可能将所有复杂情况塞进算法中,必须让模型像人一样学着驾驶,而智己正是这样做的。

Momenta在2020年已经开始用Transformer做规划,2024年将感知与控制打通,形成端到端直觉大模型,实现车辆与驾驶者的心意相通。2025年,端到端2.0开始公测,可以识别复杂的红绿灯场景,完成多点式掉头,甚至实现车位到车位的自动驾驶,让智能驾驶的体验更拟人化,更丝滑,更安全。

智己智能驾驶方案之所以如此领先,源于持续的资金投入、数据积累、快速迭代以及与Momenta深度的信任共建。许多车企想要复制这种成功并不容易。智能驾驶的进化没有捷径,也不相信天才,只有像智己这样,以坚定的决心投入资源,才能在这场技术变革中抢占先机。对江浙沪的朋友来说,不妨关注3月28日至31日在宁波举行的车展,智己将在5号馆展示他们的满血Momenta智驾体验。

0 阅读:0
萌妹啊

萌妹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