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联美抗中”计划,石破茂为何不敢接,中国大使一语道破

巴图乌栏讶 2025-04-24 14:27:43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作为美国一直以来最忠诚的“小弟”,日本也成为了特朗普关税战后第一个和美国谈判的国家。

但让美国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日本却对自己的“联美抗中”邀约却“已读不回”,始终没有明确的表态。

一直对美国言听计从的日本为何这次如此反常呢,直到中国大使的一番话道出了真相……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

在4月2日特朗普发动全球对等关税之后,全球几乎所有的经济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美国的股市更是在短短几天内就蒸发了上万亿的资金。

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之下,4月9日,美国不得不宣布暂停70多个国家的关税政策,想要把美国的关税大棒主要集中在中国。

尽管如此,美国也并不是轻易地就放弃了对这些国家的威胁,而是宣布想要暂停关税的国家要与美国进行谈判,在达成结果之后才会对他们暂停关税。

让美国没有想到的是,在宣布完这个政策之后,全世界却陷入到了诡异的沉默当中,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任何国家向美国提出谈判的请求。

不久之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还亲自向外“暗示”,希望有国家能与美国主动进行谈判,在4月16日,美国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谈判国家,那就是日本。

为了让日本更加“顺从”,美国在谈判之前也做足了准备。

美国的“威胁”

在谈判开始之前,美国驻日本大使格拉斯就对日本发出了警告:“你们周边有中国、朝鲜、俄罗斯。”

这句话的潜台词再明显不过:日本若不依赖美国,将随时面临“被三面围攻”的风险,这就是从国家安全的方面威胁日本,让日本做出美国想要的选择。

除此之外,还有日本经济的生死线,2024年日本实际GDP增长率仅为0.1%,工业指数持续下滑,仅有消费市场的一丝回暖勉强支撑局面。

只要日本选错方向,这个曾经的经济巨人随时都可能彻底沦为美国的“牺牲品”。

美国为了显示出对这次谈判的重视,不但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以及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都出席了会议,甚至特朗普都亲自现身和日本代表谈判。

让美国更加难以置信的是,尽管自己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却似乎依旧未能挽回日本的心意。

日本的挣扎

在4月18日这天,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匆匆赶赴华盛顿,开启了这场被外界视为“试金石”的谈判,却也在无意中暴露出了美日关系的致命裂痕。

在这场谈判中,日本唯一愿意做的是扩大对美国的投资,以此来获得美国的关税豁免,但这远没有达到美国的要求。

因此在这场谈判中,既未能解决美日汽车关税的争端,也避开了敏感的汇率问题,唯一达成的共识竟是“下个月接着谈”。

更值得玩味的是石破茂的态度,他一边拒绝在谈判中“作出重大让步”,一边强硬警告“不断妥协不是好做法”。

这种罕见的对美强硬姿态,与日本过去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形象形成鲜明反差,日本立宪民主党代表野田佳彦更是直指特朗普政策“违反日美贸易协定”,要求政府硬气回击。

那到底是什么让日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呢?

因为在遥远的不知未来的军事方面,对日本来说更为迫切的是经济的问题,此时的日本早已无法承受与中国经济脱钩的代价。

中国连续15年稳居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在2023年双边贸易额超过3500亿美元。

相比之下,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虽达685亿美元,但中国市场对日本制造业、消费品的吸附力,远非“加征关税”能替代。

中国大使的“预言”

就在美日谈判陷入僵局时,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在日本官方媒体发表重磅文章,让人们隐隐明白了石破茂选择这样做的原因——

其一,中国愿与日本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其二,全球多国已联手反对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中国有足够筹码迫使美国纠错。

这两句话看似温和,实则暗藏锋芒,中国在提醒日本:跟着美国对抗中国,不仅会失去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还将被孤立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浪潮之外。

而选择与中国合作,不仅能保住现有经济利益,甚至可能在中美博弈的缝隙中找到新的增长极。

石破茂显然读懂了这份潜台词,他深知,美国要求日本“联美抗中”的本质,是要让日本充当遏制中国的“成本承担者”——

从半导体封锁到南海搅局,日本每一次配合美国行动,都会招致中国的反制,进而冲击自身经济。而美国开出的“安全承诺”,不过是随时可能撤回的空头支票。

日本的选择

对于日本而言,这已不是简单的“选边站队”,而是一场决定未来十年国运的豪赌。

美国看似强大的军事保护伞下,是不断要求盟友增加军费分摊、开放市场、配合地缘战略的索取。

中国虽不提供“安全承诺”,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市场潜力、产业链整合能力和技术升级空间,却是日本经济复苏不可或缺的氧气。

更让日本如坐针毡的是,美国正陷入“三跌困局”——股市、美元、美债同步下跌,投资者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

特朗普急于通过关税谈判转移国内压力,但这种“病急乱投医”的策略,反而让盟友看清了美国的虚弱本质,日本若此时被绑上美国战车,很可能成为第一个替美国挡刀的“炮灰”。

中国大使的“一语道破”,恰恰戳中了这场博弈的核心:日本需要的不是虚幻的安全幻觉,而是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

当中美“斗而不破”成为新常态,日本最理智的选择或许是充当“中间人”——既不彻底得罪美国,又紧紧抓住中国市场。

这种走钢丝的战略固然风险重重,但对于资源匮乏、地缘脆弱的日本而言,或许已是唯一的生路。

沉默的石破茂

目前,石破茂仍未对“联美抗中”计划给出明确答复,这种沉默本身,就是最强烈的表态——日本既不甘心做美国的提线木偶,也不敢公然违抗老大哥的意志。

但国际政治的残酷法则早已注定: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没有永远的中立者。

中国将关税反击与多边合作并举,美国则挥舞大棒威逼利诱,日本被迫在刀尖上跳舞。

这场美日谈判的结局,或许不会立刻揭晓,但石破茂的每一次迟疑、每一次顾左右而言他,都在向世界传递一个信号:那个对美国唯命是从的日本,正在消失。

全球目光紧盯着东京的一举一动。石破茂的最终选择,不仅关乎日本的国运,更将重塑亚太乃至全球的权力平衡。

而中国大使那句“有信心带着日本一起发财”,或许正是压垮美国“联美抗中”计划的最后一根稻草——毕竟,在生存与发展面前,没有哪个国家会拒绝“胜利者”递出的橄榄枝。

来源

特朗普亲自介入美日关税谈判:以势压人还是给对手“送助攻”_凤凰网

驻日本大使吴江浩:美国滥施关税损人不利己_7x24小时财经新闻_新浪网

0 阅读:0
巴图乌栏讶

巴图乌栏讶

巴图乌栏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