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管业务必须管安全”:“业务”到底包含哪些事? 常和安全领域的朋友交流,

雪巧的职场 2025-09-30 07:26:25

搞懂“管业务必须管安全”:“业务”到底包含哪些事? 常和安全领域的朋友交流,发现大家对“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这句话都不陌生,但一说到“业务”具体指什么,不少人就有点模糊了。有人觉得只和生产、销售相关,也有人觉得安全是安全部门的事,和自己的业务没关系。今天就结合实际场景,和大家掰扯掰扯“业务”的范畴,以及为啥抓业务就得把安全一起抓起来。 一、“业务”不只是赚钱的事,而是组织运转的所有场景 很多人容易把“业务”局限在“能直接带来收益的工作”上,比如工厂的生产线、公司的销售推广。但从安全管理的角度看,“业务”的范围要宽得多——只要是组织为了达成目标(不管是盈利、提供服务,还是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的活动,都算“业务”。具体可以分成这几类: 1. 生产操作类:像汽车零部件厂的机床加工、饮料厂的灌装流水线、物流仓库的货物分拣,这些直接产出产品或完成交付的工作,是最基础的业务场景。 2. 项目施工类:建筑企业的住宅建造、能源公司的输电线路检修、工厂内部的设备升级安装,这类有明确周期和目标的项目,每一个环节都属于业务范畴。 3. 服务保障类:酒店的客房清洁、医院的患者诊疗、物业公司的小区维护,甚至公司行政部门的会议筹备、文件流转,这些支撑组织正常运转的服务性工作,同样是业务的一部分。 4. 研发设计类:实验室的技术研发、产品部门的样品设计、IT团队的系统搭建,这类看似“不直接落地”的工作,因为涉及人员、设备和数据,也属于业务管理的范围。 简单说,只要某项活动需要人参与、用到设备、占用场地,并且是组织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就是“业务”,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就必须同时管安全。 二、管好“业务”,要盯紧全流程里的关键要素 光明确场景还不够,“管业务”本质上是管业务里的人、物、流程等所有要素,这些要素里藏着最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风险。具体要重点关注三点: 1. 人员与设备:业务中涉及的所有人(包括正式员工、外包人员、来访客户),以及用到的所有工具(机器、车辆、电脑、实验仪器),都是安全管理的核心。比如车间组长管生产,就得同时监督员工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定期检查机器的运行状态。 2. 环境与流程:作业的物理环境(车间的通风情况、办公室的电路安全、施工现场的天气条件),还有标准操作流程(比如物料搬运的步骤、数据处理的规范),一旦出问题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比如项目负责人安排施工,不能只盯着进度,还要提前排查施工区域的隐患,确认操作流程是否合规。 3. 信息与材料:研发用的技术数据、生产用的原材料(尤其是化学品、易燃易爆品),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要素也不能忽视。比如采购部门管理物料,就得同步做好危险品的储存和运输安全,避免出现泄漏、损坏等问题。 三、为啥要“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别踩“两张皮”的坑 不少企业曾经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业务部门只盯着成本、进度,觉得“安全是安全部门的事,和自己没关系”;安全部门没有业务指挥权,发现隐患后协调整改,往往推不动。这种“业务归业务,安全归安全”的“两张皮”现象,反而会让安全风险越来越大。 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核心就是让业务负责人成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因为他们最熟悉自己的业务流程,知道哪里有风险、怎么整改最有效。比如建筑项目里,项目经理比安全专员更清楚施工步骤,让他统筹安全,就能在安排脚手架搭设、工人排班时,直接把安全措施融入进去,比事后补救要高效得多。 最后想和大家聊聊:你所在的岗位,“业务”里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安全细节?比如行政岗的办公室电器使用、财务岗的涉密文件保管,这些算不算业务安全的一部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也别忘了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后续会分享更多实用的安全管理方法。

0 阅读:0
雪巧的职场

雪巧的职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