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他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三十年,带领团队突破西方封锁,成就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他更是世界上首位亲自参与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用生命诠释科学家的担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8700404f4ad1f3fb5aef47a62a457ba.png)
1926年,黄旭华生于广东汕尾,童年经历战火颠沛流离。学生时代,他在《海军杂志》上看到外国军舰威胁中国的报道后,愤然从航空系转学造船,立誓“造船救国”。
1949年从上海交大毕业时,他本可选择安稳人生,却在1958年接到一纸密令,进入代号“09”的绝密工程,从此“人间蒸发”——家人不知其行踪,父亲病逝也未归乡,母亲在30年后才从一篇报告中知晓他的事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05e32ef1fc5ec61a644114258bf5aab.jpg)
上世纪60年代,中国核潜艇研制几乎从零起步。面对苏联专家撤离、国外技术封锁,黄旭华团队用最原始的算盘和计算尺,完成数以万计的核心数据。
1970年12月26日,中国首艘核潜艇下水,比美国首艘核潜艇研发缩短近5年。
1988年,中国核潜艇首次极限深潜试验,此前多国发生艇毁人亡惨剧。62岁的黄旭华力排众议,登上“404”艇与百名官兵同潜:“我是总师,要共同面对未知风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1452354db89737904e496bb2e40c0f6.jpg)
黄旭华也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的第一人!
当潜至300米极限深度,艇身多处砰砰作响,黄旭华镇定记录数据,成功返航后他写下藏头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2020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后,将800万元奖金投入教育基金。
晚年黄旭华仍以九旬高龄活跃在科研一线,他主持编纂的《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被称为“潜艇界史记”,培养的团队承接了新一代核潜艇研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28565f67c63a9503f9237623df076bf.jpg)
网友痛别留言:
“您和袁隆平爷爷汇合了,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从“宁德小学生提问核潜艇是否贴满‘真金’”的爆红视频,到《功勋》剧集中黄晓明对黄旭华先生的深情演绎,“黄旭华”三个字早已超越个体意义,成为大国重器精神图腾。
如今,他的故事与核潜艇一起潜入永恒,却如深海灯塔,指引着一代代科研人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