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经营权竟也能被拍卖,今年卖掉水库,明年又能出售什么呢?
近两年来,随着楼市的遇冷,开发商不拿地或谨慎拿地了,一些地方的土地出售也开始变得困难,一些工业经济不太发达的地方财政状况随之紧张起来。即使有些还能靠转移支付应付一下,但前些年土地好卖养成大手大脚花钱习惯还转不过弯来,因此一些地方政府也就开始想着怎样变卖一些国有资产来度过难关。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出售了停车位,殡仪馆等,还出售了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的经营权,以获取短期的资金支持,甚至记得有哪个地方连大佛的观光经营权都卖出去。
出卖这些资产因为不会影响到广大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卖这些资产或还可以理解,但令人诧异的是,水库经营权竟也能被拍卖,小编觉得如果地方政府没有陷入绝境。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去卖涉及到最基础的民生问题的资产。据了解当地房子有价无市严重,房价跌了,房子更不好卖了,销量断崖式下滑,甚至有不少楼盘更是濒于烂尾,临沂兰山的某些楼盘便是典型例子。
水库卖了,老百姓的生活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水库的拍卖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农民的灌溉和居民的饮水如何解决?水库用于养殖是否会引发水污染?这些都是必须认真考量的。从产权角度而言,水库属于人民,是集体所有,乃是 58 年后全县人民的共同财产,当时参与开挖的农民并未获得工资。因此,政府仅有管理权,而非产权。
其实现在出售各类资产的地方政府屡见不鲜,除了停车位、殡仪馆等,甚至包括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资产,如大佛。这种现象引发了人们的疑虑:一些地方是否已深陷财政困境无法脱身?即便出售水库等资产能暂时获取一定资金,便对一个地方的财政而言,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今年卖掉水库,明年又能出售什么呢?这种“得过且过”“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方式是否可行?
在小编看来,一些经济落后的地方还是更注重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民众利益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而非仅仅关注眼前的困境而忽视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售资产或许可解一时之需,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地方应努力提升财政收入的多样性与稳定性,通过发展经济、吸引投资等途径改善财政状况。
以鹤岗为例,这座城市曾因煤炭资源丰富而兴盛。然而,随着资源的枯竭和产业结构的单一,鹤岗面临着经济困境。为了缓解财政压力,鹤岗政府出售了一些国有资产,包括一些房产和土地,现在你回头看看鹤岗,人口流出严重,房子几万块钱一套,年轻人基本上都出去了,久而久之,以后或将成为一座空城,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小编要说的是一些地方在面临财政压力时采取的各种措施,但出售资产是否长期可行呢?值得商榷,要减少开支支出,其实要抓住重点,还是要精兵简政减员增效这条路才能保证地方政府的可持续发展,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