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商场里的餐饮为什么都用预制菜吗?

梦里繁华说娱阿 2025-02-23 10:20:00

周末,你和朋友逛完商场,充分享受了购物的乐趣。

此时肚子开始打鼓,你们决定找个地方吃午饭。

走进熟悉的连锁餐厅,点了一份招牌牛肉饭。

然而吃了几口,你忽然发现,这份牛肉饭和上次在其他商场吃的味道完全一样,仿佛没有什么变化。

你开始好奇,为什么无论在哪个商场的餐厅,吃到的炒菜,总是少了那股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气?

大多数人也许并未注意到,近年来,在中国的商场里,餐饮店铺明显多了起来。

不管你走到哪个城市,商场中各类餐馆的门脸都极为吸引人,从热辣的火锅到滋滋作响的烤肉无所不包。

但要说真正的炒菜,似乎越来越难见到了。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这是商场和餐饮业者们出于经营效率和成本控制的需要。

近年来,商场的数量剧增,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想要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消费,商场的经营者们绞尽脑汁。

单靠商品销售已经难以满足盈利需求,提升顾客体验成了他们的出路,而餐饮就是一个无法绕开的重锤。

2021至2022年的一项调查表明,餐饮已经成为消费者在商场的首要消费目标。

这使得各大商场纷纷引进大量餐饮店。

餐饮店多了,成本也随之上升。

于是,预制菜成为了众多餐饮店的优选项目。

预制菜并非一种单一的模式,它根据烹饪程度被分为四大类:即配食品、即烹食品、即热食品和即食食品。

你在火锅店里看到的新鲜净菜,其实就是即配食品。

披萨店用的腌制牛排,则属于即烹食品,只需稍微煎烤调味即可上桌。

而火锅店常见的肉丸、虾饺等通常是即热食品,只需加热即可食用。

至于日料店里的海藻丝、芥末海螺片,这些属于即食食品,拿出来就能吃。

看起来并不复杂,但这些分类在背后意味着效率和成本的大幅度提升。

预制菜品在中央厨房批量生产,然后通过冷链物流配送到各个商场餐厅,减少了店内备菜、调味等复杂工序。

这样一来,即使餐厅没有高超厨艺的大师傅,也能做到快速、高效地为顾客提供餐饮服务。

走进一家商场餐厅,你或许难以察觉到后厨的秘密。

商场的餐饮店往往避免使用明火,取而代之的是电磁炉,这是因为消防等规定限制了燃气的使用。

电磁炉虽然也能炒菜,但它的功率远低于燃气灶,无法达到令食材进行美拉德反应的高温。

因此,那些口味风味俱佳的现炒菜在商场中很难见到。

除此之外,商场的卫生标准也十分严格,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必须满足特定要求。

炒菜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会大幅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远高于安全标准。

这就使得商场中的餐饮店不得不放弃传统的烹饪方式,以预制菜来保障环境卫生。

对于商场来说,与规模较大、运营稳定的连锁餐饮企业合作显得更为合适和可靠。

连锁餐厅使用中央厨房生产预制菜,不仅可以标准化口味,还能降低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出餐速度和翻台率。

这使得连锁餐厅具备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南京路的新世界美食城就已经开始将老半斋、五芳斋等老字号餐饮品牌引入商场,通过连锁化经营达到了稳定的收益。

如今,大多数连锁餐厅都采用了类似的模式。

比如中式快餐品牌真功夫,通过集中采购和中央厨房的预制菜模式,实现了食材和味道的高度一致,简化了餐厅的操作流程,提高了经营效益。

预制菜的应用,的确打破了传统餐饮的局限,使得餐饮店铺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

对于那些对食物有细致口味要求的食客,这样的标准化却在无形中失去了“灵魂”。

尽管商场里的菜肴越来越趋于标准化,但对那些寻求独特口味的美食爱好者来说,总有一种怀旧的情感在驱使他们寻找回到街头巷尾的传统炒菜馆,寻找那些带有浓厚烟火气息、飘着浓浓镬气的经典美食。

或许,预制菜在餐饮业中的兴起,是商业模式的必然选择,但每一位怀念传统美食的食客,都会在心中留存一份对那份“原汁原味”的执念。

也许,未来某一天,商场中的餐饮,能在效率与风味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还原我们心中那份久违的家乡味道。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