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所谓的极端群体不谈,正经聊聊门把手打开或者打不开这事儿。上次问界出事儿其实我

频网说汽车啦 2025-10-14 15:31:10

抛开所谓的极端群体不谈,正经聊聊门把手打开或者打不开这事儿。

上次问界出事儿其实我已经说过了,这次我的观点总体其实跟上次非常类似:撞车之后门打不开这事儿,是不是车的问题,或者换句话说车企需不需要担责,还真就不一定。

回到问题本身,上次就聊过了,很多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时速超过阈值都会自动落锁,将所有车门完全锁闭,那么如果要在碰撞或者发生紧急状况时解锁,就需要在碰撞时或者在紧急情况时成功触发一个指令,然后电控开启中控锁,例如碰撞传感器接受到了碰撞信号,或者一些车型在检测到车轮打滑、ESP介入也会触发这个解锁指令。

那么这个指令有没有不被成功触发的可能呢?很显然,是有的,举个例子,像上次的问界一样,碰撞速度过快,带来的破坏力过大,导致控制这些逻辑的行车电脑瞬间损坏,或者线路瞬间被切断,那么解锁的指令的确有可能无法被成功触发。

那么这次的小米看上去车体如此完整,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呢?有可能,虽然框架看上去完整,但目前没有什么资料能证实车辆的外观没有任何变形,毕竟这是一次已经严重到让车辆起火、驾驶员失去知觉的高强度事故。其次,因为车辆高速行驶,经历了碰撞、“起飞”冲撞绿化带、严重损伤电池包导致热失控,这一切都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紧接着车辆快速被烧成框架,没有任何一家车企能保证在上述过程中,中控锁一定能自动解锁。

除此之外,我前两天也转发过其他博主的微博,还有一个可能:虽然中控锁在发生事故当时被解开了,但由于小米su7的车外门把手没有联动机械解锁结构,导致其他人来救援的时候,车内低压电路已经由于经过一小段时间的燃烧而无法正常工作,从车外拉不开车门,这也是我提到的,安全冗余严重不足,小米应该因此召回车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次小米的车辆彻底烧毁了,到底是上面哪种情况,在事后很可能没办法有个定论…….现阶段任何人都没办法推定到底上面哪种情况属实,我不知道认定“车门打不开就是小米的责任”的那些人到底是有什么内部资料和证据,不妨公开一下。

另外还是提一下现行的国标GB11511-2014,规定了碰撞之后必须有至少一侧的门能打开,合格碰撞时速的底线是50km/h,也就是说,只要在时速50km/h的正面碰撞实验中车门能够打开,就是合格的。如果时速超过50km/h,或者是其他类型、条件下的碰撞,那么很可能就会出现我刚刚提到的中控锁解锁信号无法被成功触发的情形了。

总之,生命是自己的,司机是掌控车辆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酒驾超速才是导致这起事故的最直接的原因,都把车开成这个德行了,别管开的到底是什么品牌什么车,门打得开是运气好,打不开纯属活该[摊手]。

0 阅读:0
频网说汽车啦

频网说汽车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