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这都是我挑好的,你凭什么不让我拿走?”广东,一位大爷怒气冲冲地指着购物车里的食材,对着店员吼道。为了占便宜,他8点钟就早早地赶到超市,把各种食材都“霸占”了起来。 8点30分打折时间一到,大爷就兴致勃勃地准备去结账,却没想到被店员拦住了。“我花钱了,想怎么买就怎么买!”大爷理直气壮地反驳道。店员耐心地解释说:“打折商品需要在打折时间内才能享受优惠,您现在拿走的这些东西还没有打折。”大爷听完,却更加生气了,他大声叫嚷着:“你们超市怎么这样,难道我花钱买东西还要看你们的脸色?”店员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已经不是第一个这样的人了。究竟谁是谁非? 这场争执最终会如何收场呢? 最近,一位广东大爷火了,原因却让人哭笑不得。这位退休在家的老人,为了能买到超市晚上八点半打折的“特价菜”,竟然每天早早地就到超市“占坑”,把心仪的蔬菜水果统统提前放入购物车,等到打折时间一到再去结账。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咱们接着往下聊~ 大爷的操作引发了超市其他顾客的不满,也让超市工作人员头疼不已。有人指责大爷“不讲武德”,扰乱了超市秩序;也有人觉得大爷不过是“精打细算”,算不上什么大错。一时间,关于“占便宜”的讨论甚嚣尘上。 这起事件的主角的大爷,其实代表的是生活中一类群体——他们渴望在柴米油盐中精打细算,希望用有限的养老金过上更舒适的生活。他们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但其行为却不可取。 说到底,“占便宜”思维的本质是将个人利益凌驾于规则和他人利益之上。超市设置打折时段,是为了处理临近过期的商品,吸引顾客,提高销售额。而大爷的行为,不仅扰乱了超市的正常运营秩序,更损害了其他顾客公平购买打折商品的权利。长此以往,势必会引发更多矛盾和冲突。 “占便宜”事件看似只是一件小事,却折射出社会规则意识的缺失。在一些人眼里,规则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只要能达到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这种想法无疑是危险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无视规则,肆意妄为,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占便宜”思维在社会上并非个例。从“公交车上抢座”到“景区逃票”,从“插队加塞”到“网络诈骗”,无一不反映出部分人规则意识淡薄、道德底线滑坡的现状。 要遏制这种现象,需要多管齐下。首先,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其次,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规成本,让“占便宜”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最后,也要鼓励和引导社会监督,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当然,超市作为经营者,也应反思自身。一方面,可以考虑调整打折规则,例如设置限购数量、分时段打折等,避免顾客集中抢购,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促销活动的管理,引导顾客理性消费,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占便宜”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构建一个公平、有序、和谐的社会,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尊重他人权益。只有当规则意识深入人心,“占便宜”思维才会失去市场,社会才会更加文明进步。 别让“占便宜”毁了我们的生活! 原文刊载于赵哥的法律观2024-08-18关于“占便宜没底线!广东,一大爷得知超市每天晚上8:30以后会打折”
“你看看,这都是我挑好的,你凭什么不让我拿走?”广东,一位大爷怒气冲冲地指着购物
半莲评趣评你好
2025-10-19 18:50: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