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到云南旅游,不能不去玉龙雪山,去了玉龙雪山,目的就是看雪,纬度高一点的北方地区,到了冬天,雪是最常见的东西,可是为何人们都喜欢到玉龙雪山赏雪?也许木增的题字“雪亮”就能说明一切,如果您想知道这两个字背后隐藏的真相,那就让小编给您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玉龙雪山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境内,是一片全长75千米的雪山群。玉龙雪山听着便是一个“高大上”的名字,果真如此,它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欧鲁”,意思为天山。该雪山共有十三座雪峰,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条巨龙飞舞。2007年5月,玉龙雪山荣登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这绝对是名至实归的盛誉。
玉龙雪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唐兴元元年(784年)南诏王异牟寻,在云南境内封五岳四渎,玉龙雪山就被封为北岳。元世祖忽必烈探讨大理国之时,曾经敕封玉龙雪山为“雪石景岳安邦景帝”。玉龙雪山顶着北岳的头衔,还被封为“景帝”,自然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眼光,元朝的李京,在《雪山》一诗中,这样写道:丽江雪山天下绝,积玉堆琼几千叠。宋•释正觉在《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中写道:发皑皑而雪山,目湛湛而秋潭。明代的程本立在《丽江雪山》中,这样写道:玉龙峰高九千仞。日色晦明云气寒……等等,可以说是不一而足。
位于丽江市玉龙村的北岳庙,始建在唐朝,又称三朵阁,供奉的是纳西战神三朵神,在明代的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11岁的木增世袭了丽江知府,当时他的年纪仅仅11岁。
《明史.土司传》中,有这样的记载:云南诸土官知史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木增自幼受诗词歌赋的熏陶,成年的木增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散文家,同时也是书法家。
当时,云龙雪山南麓的北岳庙已经破败不堪,木增捐资予以修复,修复后的北岳庙焕然一新,寺内的主持便盛情邀请他,为庙内提携一个匾额,可是题写什么内容,却将木增给难住了。
木增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他召集了几位诗友,大家团团围坐,纷纷举杯,薄醉微酣,面红耳热后,这帮诗友想出了二十多个有文采,有气势,有意义的题词,可是木增不是说这个题词俗,就是说那个题词常见,总之一句话,没有一个题词,令他满意。
最后一个诗友提议,咱们干脆拿着酒食,攀登玉龙雪山,没准在攀登的过程中,举杯的氛围里,就想出一个绝佳的题词了。
木增对这个建议非常赞同,他们一行人带好了防寒的衣服,仆人们搬着桌子,带着食盒,提着酒坛,一路登上了玉龙雪山。
木增登山之日,天气特别晴好,山上没有一丝微风,素缎一样的瑞雪在阳光的照射之下,显得特别的白,并且闪闪发亮,甚至能让白玉都相形见绌。
他们一行人找了一块平地,铺上了一块毛毡,然后摆上了桌子,继续推杯换盏,美酒入喉,诗情荡漾,玉龙雪山上的雪,在阳光的照耀之下,显得分外的明亮,亮得人睁不开眼睛。
木增将杯中酒仰头饮尽,他兴奋得大叫道:“我找到最恰当的题词了,就是——雪亮!”
天下的雪有很多,但只有玉龙雪山上的雪最亮。木增的诗友们一个个鼓掌喊好,都说这两个字写透了玉龙雪山之雪的特点,也写明白了玉龙雪山之雪的长处,更将玉龙山之圣雪和其他地方的俗雪做了彻底的区分。
木增下山后,他拿起了毛笔,龙飞凤舞地写下了“雪亮”两个大字,木增的字可以说“字逼钟王”,不仅舒朗流畅,而且刚健婀娜。
这个牌匾从明代开始悬挂在庙内,到现在已经过四五百年,它被北岳庙的历代主持,严加看管,并当作镇寺之宝,一代代地保存了下来。
如果来到玉龙雪山,一定要到北岳庙看一下“雪亮”这两个字,然后在登山的过程中,找到玉龙雪山“亮”雪的奥秘,体味玉龙雪山的灵魂,这才是真正的不虚此行的诗性之旅。
玉龙雪山横亘在丽江市的大地之上,可是千年玉雪的灵魂却封存在北岳庙的一块牌匾中,想一想,这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儿……
引用资料:《走遍中国:云南》(第四版)作者:走遍中国出版单位:中国旅游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文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