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站出来了!”男子掷地有声地发出质问:“普通老百姓买机票车票需要实名认证

春秋说史 2025-10-23 10:52:51

“终于有人站出来了!”男子掷地有声地发出质问:“普通老百姓买机票车票需要实名认证,买电话卡更需要实名认证,我就想问问各大运营商,电信诈骗的虚拟号码为什么就查不到他们的实名呢?谁能给14亿人一个合理的解释?” “又一个陌生来电!”每天被骚扰电话轰炸的无奈,成了无数人的日常。 一男子站出来痛陈遭遇,对方张口就能报出姓名住址,感觉自己连个人隐私都没有,这句“终于有人发声”的感叹,。 而骚扰电话屡禁不止的核心,从不是单一技术漏洞,而是制度、监管与商业利益交织下的隐私防护失守。 很多人疑惑,电话早已实名制,为何骚扰电话还能精准“找上门”?真相是,实名制本是为了追溯责任,却被灰色产业链钻了空子。 他越琢磨越气愤:“运营商这么做,不就是给骗子大开方便之门,任由他们胡作非为?你看那些骗子和骚扰者,对我们的信息掌握得清清楚楚,太吓人了。 我真搞不懂,这些信息到底是从哪儿泄露出去的?本以为实名认证能保安全,结果反而方便了坏人。要是连信息安全都做不到,那实名认证的初衷,不就完全反过来了吗?” 运营商的实名登记仅约束了普通实卡用户,但“虚拟号”“云号”等服务成了“隐身衣”,无需真实身份即可低成本滥用。 再加上电话卡买卖、证件租借的地下交易,搭配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数据,让不法分子能精准定位目标,骚扰与诈骗防不胜防。 要根治骚扰电话,不能只靠“实名制”单枪匹马,需从源头到末端织密防护网,攥紧号码监管的“缰绳”,对虚拟号、云通信服务实行与实卡同等的实名审核,要求每一个号码都可追溯,杜绝匿名滥用的空间。 对放任号码用于诈骗的运营商,必须明确处罚与赔偿责任,屡犯者直接关停业务,以严惩倒逼责任落实。 其次要斩断信息泄露的“黑手”。 非法买卖个人信息是骚扰电话的“弹药库”,需加大对数据交易黑产的打击力度,提高违规爬取、售卖公民信息的刑责,同时压实企业数据安全责任,定期开展安全审计,从源头堵住信息泄露缺口。 技术与公众参与也不能缺位,推广“来电标识+行为溯源”认证体系,借助智能筛查与黑名单共享提升拦截效率。 更要搭建统一高效的举报平台,让群众能快速投诉、实时追踪处理进度,打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有人提议“取消虚拟号一了百了”,但这忽略了合理需求——企业客服、远程办公等场景确实需要灵活号码。 有网友忍不住吐槽:“每天都能接到全国各地的骚扰电话,查过去全是虚拟号。实在想不通,为啥要让虚拟号存在?这种隐藏身份的电话根本不该有,毕竟只有干坏事的人,才需要刻意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啊!” 另一位网友也深有同感:“这位朋友真是说出了大家的共同感受!现在诈骗电话、垃圾广告电话没完没了,本来发展科技是为了造福大家,结果反倒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用技术干起了歪门邪道!” 说到底,实名制不是目的,守护隐私、还大众清净生活才是核心。这需要政府、运营商、企业协同发力,用制度筑牢底线,用技术织密防护,用执法震慑犯罪。 公众想要的不过是,电话不再被骚扰打断,隐私不被轻易窥探。 把治理措施做实做细,让骚扰电话无所遁形,才能守住14亿人的信任,让每一通电话都回归应有的安全与尊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115

评论列表

大王

大王

5
2025-10-23 11:59

电信本身自己就是诈骗公司我套餐到期了打来电话续下去结果我信了签了续套餐,没想到帐单一到比原来贵了。打10000说是就是签的这个新套餐,好在我有电话录音准备打官司。

笑喵喵 回复 10-23 13:35
上个月也一样被套路了

张思皖

张思皖

2
2025-10-23 16:29

那些诈骗号码也都是实名,但是诈骗犯不会用自己实名去办号,都是花钱随便找个人用他的实名去办,按实名去查也查不到诈骗犯,多么简单的道理居然有人不明白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