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突破瓶颈成功研制新型芯片人民日版惊艳报道的模拟芯片是咋回事?昨天,人民日报发

奥卡谈武器 2025-10-24 09:21:23

我国突破瓶颈成功研制新型芯片

人民日版惊艳报道的模拟芯片是咋回事?

昨天,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突破瓶颈!我国成功研制新型芯片》的报道,北京大学研制出了模拟芯片,首次实现了精度上对数字计算机的超越。

模拟计算是咋回事?精度超越的意义又是什么?我尝试做个零基础的科普解读。

年轻人肯定没见过计算尺,而计算尺就是典型的模拟计算工具,这种尺子不是用来测量长度的,而是用来做函数计算的,是电子计算器普及之前的计算神器,如图2 图3所示。

计算尺中间有一条可以滑动,称为滑动尺,上面刻的数字是输入x,上下框称为固定尺,有很多行间距不等的数字,是不同函数的输出y。

以最简单的3×2为例,在滑动尺上找到3,向右滑动2格,固定尺上乘法那行的答案就是6。

乘法太简单了,可开方呢?上述同样操作,在固定尺开方那行,就得到了根号3的答案1.7。

试问你还会手工开方吗?你肯定不会了,而用计算尺滑2格就得到了结果,这是不是神器?

计算尺的缺陷也显而易见,根号3的答案只能看到是1.7多一点,至于更精准的1.7320508是看不到的。

所以,模拟计算效率很高,但精度不佳。

模拟计算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传统的防空指挥仪采用的就是模拟计算。

指挥仪的外观就像个大号对空望远镜,可以对飞机进行观察。它还有一个重要功能,那就是做战术计算。

用望远镜把敌机锁定了,方向角、高低角确定了,这就是输入x,然后我们需要计算高射炮的瞄准参数y。

这中间是个很复杂的非线性方程,如果在现场铺一张大白纸,用铅笔一通猛算,那铁定来不及。可当时也没有计算机,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提前把x和y的对应关系都算好,然后按照对应关系做一个金属凸轮,用手柄转这个凸轮的圈数就是输入x,凸轮上对应点的高度就是输出y。

这个凸轮就是个单一功能的计算尺。

操作手把水平舵和方向舵一顿猛摇,在瞄准敌机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凸轮的x的设定,同时凸轮对应点的y(射击参数)也同时确定了,炮手一踩击发器,炮弹就向正确的角度射出。

这种全机械的模拟计算的精度不高,30年前就全部淘汰了,换上了效率和精度更高的数字计算机。

北大这次模拟计算的突破,采用的依然是数字计算的方法,即用数字技术提升了模拟计算的精度,这是很有趣的一个点,但这部分的原理太复杂,就不展开了。

那模拟计算是否会颠覆传统的数字计算呢?答案是不会,因为模拟计算只适用于特定场景,并不是个普适的计算方法。

例如前面说的指挥仪的凸轮模拟计算,只适用于射击参数解算这唯一场景。

计算尺的函数可以有十多个,但也只适用于十多个场景,而人世间的计算无穷无尽,从底层01开始算起的数字计算才是普适的。

这么说来,北大的这个突破就没啥意义了?

不是的,这个突破的意义很大,其计算理论的价值的确不高,但应用价值极大。

例如6G基站的波束赋形需要敏捷计算,这只是个特定功能,北大的发明就相当于给它装了一个高精度的模拟计算凸轮。

模拟计算的效率极高,想想用计算尺计算开方和指挥仪凸轮,都是一步到位的,计算量极低,40nm芯片的模拟计算会比3nm芯片的数字计算更高效。

北大的突破解决了精度问题,这就给特定场景的高速高精度计算提供了更先进的方法。

现实社会中需要高速计算的工业和军事场景,绝大多是都是特定功能的,所以说,这种全新模拟计算的意义极其重大。

还有一层跟美国叫板的意义,你不是卡我高端芯片吗?我现在有了新方法,用低端芯片就能完成比高端芯片更高速、更准确的计算,哼!

0 阅读:58
奥卡谈武器

奥卡谈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