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5日俄乌冲突大事】 1.彭博社报道,俄罗斯正积极准备规避美国新出台的“超级制裁”。莫斯科计划利用贸易商网络和“影子油轮船队”,以最大限度降低制裁影响。印度可能会减少采购量,中国则可能在必要时增加对俄采购。 这事儿看着就挺复杂的。俄罗斯那边明显是早有准备,影子船队这套操作也不是第一天用了。美国制裁听着厉害,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后效果真不好说。印度减少采购,中国可能增加,这局面就很有意思。国际关系真是现实得很。 法国说要派兵,还是2026年。这个时间点选得挺微妙。说是联盟之年,但到时候什么情况谁说得准。现在放话,更像是一种姿态,给乌克兰打气,也给俄罗斯施加压力。不过真派兵可不是小事,国内外的压力都不会小。 俄罗斯在战场上的推进是实打实的。红利曼、普雷德捷奇诺这些地方,一点一点在啃。乌军压力肯定很大。基辅又被炸了,大火黑烟,老百姓日子太难了。这种消耗战打下去,最苦的还是平民。 特朗普又提到要中国帮忙。这话说的,好像中国能左右俄罗斯似的。中美关系现在这样,他这想法有点一厢情愿了。不过也说明,美国自己可能也觉得光靠制裁不够,需要找别的路子。 乌克兰还在谈动员潜力。降低征兵年龄,征召女性,加强征兵力度。听着就挺无奈的。兵源快见底了,只能用更狠的办法。局部骚乱的风险确实存在,但要是西方不反对,估计也会硬着头皮推下去。这是把整个国家的年轻人都押上去了。 普京那边提的条件,安全保障、领土、中立地位,都是老生常谈。说要通过外交解决,但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很难拿到。现在双方底线差距太大,短期内根本看不到和解的可能。 说到底,这场冲突已经成了一场僵局。制裁、军事行动、外交喊话,各种手段都在用,但谁也压不倒谁。最遭罪的还是乌克兰老百姓。2026年法国派兵?太遥远了。眼前的每一天,都是实实在在的煎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