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财长宣布:不再征收中方100%的关税! 10月26日,中美在马来西亚经贸磋商结束后,美财长贝森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方不再计划对中方加征100%的关税! 这消息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场在吉隆坡举行的磋商足足持续了两天,是今年以来中美第五次面对面谈判,能拿出这样的结果,背后藏着太多博弈和现实考量。贝森特这名字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他年初才刚上任美财长,之前可是华尔街有名的投资人,如今却主动松口关税,绝非偶然。 美方这步转变,压根不是突然的“善心大发”。纽约联储早有数据,之前加征的关税已经让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涨了0.5个百分点,家具、电子产品这些日常用品涨幅更是超过8%。普通百姓买东西贵了,企业日子更难过,美国商会调查显示78%的企业都觉得关税政策“适得其反”。 农业领域的压力更是戳中了美方的痛处。中国对美大豆进口量下降后,爱荷华州的农场破产率直接攀升到23%,2025年美国农产品库存还堆到了历史峰值。这些实实在在的损失,比任何口号都有说服力,逼着美方不得不重新算账。 咱们这边的反制措施也精准有力。10月刚生效的特别港务费,对美资船舶分阶段收费,首单就向美国最大航运公司收了447万元。稀土技术出口管制更直击要害,直接让美国军工企业生产成本涨了15%,这种“打在痛点上”的回应,才有了谈判桌上的主动权。 这次磋商达成的框架协议里藏着不少关键内容。不只是暂停100%关税,双方还同意延长现有对等关税暂停期至少12个月,恢复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关税配额管理。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稀土技术半年期磋商机制,把贸易和技术议题绑在一起谈,这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突破。 贝森特的表态里有个细节特别关键,他用的是“不再考虑”,不是“暂缓”这种模糊说法,可见政策转向是确定的。但这背后还有美国内部的博弈,他所在的财政部主张务实,而贸易代表办公室原本还想逼咱们取消反制措施,最后没能得逞。 市场对这消息的反应快得很。之前10月10日特朗普一提加征关税,标普500指数当天就跌了2%。现在关税危机降温,美股应声反弹,这说明全球资本市场早就受不了贸易摩擦的折腾了。毕竟谁都清楚,中美经贸关系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斗起来没有赢家。 中国这边的表现一直很有定力。一季度中美贸易规模还逆势增长4%,达到1.11万亿元,青岛港每天处理的集装箱量突破8万标箱。即便面临关税压力,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从来没被真正削弱过。 当然,这只是阶段性成果,后续还需要双方落实细节、履行国内程序。但不管怎么说,从剑拔弩张到坐下来谈成共识,这本身就是好迹象,既造福两国人民,更给世界经济吃了颗定心丸。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你觉得好就好
美国人的话,一句都不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