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50军死守汉江两岸,用生命完成任务,造就“五十凶”赫赫威名

小鉴历史 2025-04-07 09:38:08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第50军,

这支曾被嘲为“杂牌军”的中国部队,

在朝鲜战场汉江阻击战中,

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钢铁防线,

硬生生扛住美军14万发炮弹的狂轰滥炸,

他们用刺刀与手榴弹书写了抗美援朝最悲壮的史诗。

那么,这支战后被誉为“五十凶”的志愿军第50军,

他们是何来历?在汉江阻击战中,

他们是如何力挽狂澜吊打美帝国联盟军?

铸就了“五十凶”赫赫威名的?

大家好,对本期话题感兴趣的朋友,

+个关注点个赞,一起去揭开汉江阻击战的始末。

1951年初,

抗美援朝战争局势突变

第三次战役后,

美军新任司令李奇微瞅准志愿军身损耗极大,

战线拉长、补给困难亟待休整的时机,

发起“霹雳行动”,意图夺取汉城并切断志愿军补给。

为了打志愿军一个措手不及,

重新夺回汉城之恋,将战线向北推进,

李奇微研究出志愿军“礼拜攻势”的弱点 ,

凭借美军强大的机械化优势与猛烈的火力,

发动了第四次战役。

为此,志愿军不得不仓促应战,

为了阻击美军两大王牌部队,即美骑1师与美24师,

这两个师一个号称“麦克阿瑟的宠儿”,160年从无败绩,

一个曾在二战中横扫西伯利亚,被授予“北极熊”称号。

面对这两支精锐部队,彭老总制定了“西顶东反”战略,

将50军与38军一同部署在汉江防线,

负责扼守汉城以南地区,迎头挡住北上的敌军。

众所周知,38军在清川江战役后,

就被彭老总钦定为“万岁军”,

38军的战斗力与节谋略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而50军与38军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名气一点都不比38军逊色。

50军前身是国民党第60军,

军长曾泽生,属于滇军系统,

因长期受蒋介石嫡系排挤,战斗力被贬为“六十熊”。

1948年辽沈战役起义后整编为解放军第50军。

初期仍被视为“杂牌军”,

入朝之初,50军作为预备队使用,

前两次战役表现平平,

直至第三次战役,50军446团下属一个营,

不仅以一个轻装步兵营全歼了敌人重型坦克营,

而且还是第一支打进汉城的部队。

这场以炸药包对抗"百夫长"坦克的经典战例,

让曾泽生军长在志司作战会议上挺直腰杆。

正是50军这两个显著的战绩,

终于让彭老总看见了50军的闪光点,

以至于彭老总在后续的部署中力排众议,

决定让50军与38军共同负责防守汉江。

彭老总给两个军下达了坚守汉江直少10天以上的死命令。

50军负责扼守汉城以南的地区,

掩护主力部队休整,阻击美军25万机械化部队。

此时,军长曾泽生带领整个50军充满了斗志,

他给全军下达了死命令,这次是50军大显伸手的时候,

坚决不给志愿军拖后腿,并且还要打出50名的威名。

当时军长曾泽生就放出豪言:

连长牺牲了,排长上,营长牺牲了,

团长上,团长牺牲了,师长上,师长牺牲了。

我曾泽生亲自上前线和敌人拼刺刀

在没有接到撤退命令前,

50军就算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后退。

志愿军为了守住汉江,他们誓与美军硬拼到底,

敌我双方剑拔弩张,一场大仗一触即发。

志愿军50军死守汉江两岸,

用生命完成任务,造就“五十凶”赫赫威名。

1951年1月,志愿军50军奉命阻击美军王牌部队。

那时,美军火力已经冠绝全球,日均倾泻3000余发炮弹。

反观咱们志愿军,不仅装备简陋、弹药匮乏,

由于补给线过长,甚至已经断粮数日。

面对美军“屠夫行动”的饱和轰炸,

50军并没有就此退缩,

他们依托汉江天险,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并且以血肉之躯筑起防线。

1月25日,美军"霹雳行动"的炮火将汉江南岸照成白昼。

范弗里特弹药量的钢铁暴雨中,

修理山阵地每小时承受3000发重炮轰击。

面对敌我兵力1:8、火力差距超百倍的绝境,

50军将士高喊“用骨头堵炮眼,用鲜血换时间”,

在零下30℃的严寒中展开殊死抵抗。

在汉江战役中,志愿军往往是白天丢失的阵地,

夜间组织敢死队突袭,又将阵地夺回来。

因为双方火力悬殊极大,

我军在冻土上挖掘“地下长城”,

交通壕连接上百个猫耳洞,

炮击时藏兵洞内存活率提升60%。

尽管如此,我军仍然在白云山血战中,

仅11天时间,

志愿军447团就打退了美军25师40次冲锋,

以伤亡 344 人的代价,

顶住了美军两个团的轮番攻击,歼敌 1200 余人。

2月6日至16日,

50军第443团2营面对美骑1理由坦克集群,

他们发明了“反坦克肉搏队”,给敌人造成了极大损失。

零下30℃严寒中,战士以冻土豆充饥,

用美军尸体垒掩体,负伤后仍爬行运送弹药。

在弹药告罄的危急时刻,

他们以刺刀、石头近战,

美军战报称“从未遭遇如此顽强抵抗”。

美军见久久未能突破我军的防线,

美军司令李奇微得知50军前身为滇军,

竟播放云南小调想以此来扰乱军心,

并高喊“放下武器吃家乡米线”。

即便此时50军的将士早已饥肠辘辘,

但他们并没有就此动心,

反而利用他们喊话的间隙,

抢修工事、运送伤员,

甚至以战壕为掩体与美军展开“文斗武攻”。

50军在这场战斗中,

他们首创“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的梯次防御战术,

极大降低敌方火力优势的杀伤效果,减少己方伤亡。

通过多层次消耗,迟滞敌军推进速度,

为战略反攻争取时间。

历经50昼夜血战,50军以伤亡2.2万人

(这当中7个整连、31个排全部牺牲)的代价,

击毙击伤美军1.1万人,摧毁坦克、装甲车78辆,

阻滞联合国军50天,

远远超出了彭老总战前下达的顶住10天以上的任务,

为东线横城反击战赢得宝贵时间。

这场用生命书写的阻击战,

超越了军事史上的常规叙事。

汉江阻击战,

不仅成就了50军“汉江铁军”“五十凶”的赫赫威名,

更被纳入现代军事教材。

今天的分享至此结束,

大家看后有何想说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0 阅读:0
小鉴历史

小鉴历史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