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版尚界H5选择150kW电机+1.5L自然吸气增程器的动力配置,有其底层逻辑。 电机功率选择,本质是汽车工程师在成本、能耗、性能三个维度上进行的精密权衡,其博弈逻辑是: ⚖️ 一、成本的考量:每多1kW都是钱的较量。 •硬件成本:功率每提升10kW,电机永磁体用量需增加15%,硅钢片厚度必须强化150kW→180kW成本跳涨约¥2300。 •系统连坐:大功率电机倒逼电池放电倍率升级(从3C提至5C,成本+¥1800);电控模块散热规格提升(液冷→油冷,+¥900) •隐性成本:高功率带来振动噪声难题,NVH解决方案增加成本¥500-800/车 。 🔋 二、能耗考量:功率与效率的倒U曲线 •铜损增加:电机功率超过150kW后,绕组电流密度呈指数上升:150kW时效率93.2% → 180kW时暴跌至89.7%(峰值工况) •高速惩罚:120km/h巡航时:150kW电机仅需25%功率(高效区);200kW电机负载率仅12.5%,偏离高效点致损耗↑18% •增程器绑架:大功率电机在亏电时需增程器疯狂发电,180kW电机需1.5T发动机持续5000rpm),油耗比150kW系统高1.4L/100km。 🚀 三、用户感知的非线性。 •0-50km/h加速中,80kW电机(3.8秒)与150kW电机(3.5秒)的差距人体几乎无法分辨; •用户抱怨多源于高速再加速: 150kW电机在100km/h时剩余功率60kW(加速度0.18g), 180kW电机剩余功率90kW(0.27g)——差距肉眼可见 • 纯电性能车(300kW+)塑造了错误参照系,却忽略其价格翻倍、续航腰斩的现实 💎 真相:150kW是2024年的黄金分割点。它卡在三个临界值上: •成本红线:不触发高压系统升级(≤600V架构) •能效生死线:WLTC循环综合效率>91% •体感及格线:80-120km/h加速<4.5秒。 超过这个值,每1kW功率的边际收益急剧下跌,而边际成本直线飙升。 这就是尚界H5坚守150kW电机+1.5L自然吸气增程器的底层逻辑。作为一辆家用SUV,不能既要、又要、还要。
为什么外国不造新能源汽车?长城老总魏建军一句话道破关键:他们是有技术的,并非没能
【208评论】【16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