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满大街流浪汉的根源就是美国的房产税制度,在美国你买了房房子是你的不假,房屋产权永久也不假,但你每年都得交一大笔房产税,一旦你收入减少无力负担房产税,政府会立即把你房子拍卖了,然后你就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了。 美国的“永久房产产权”,听起来很美好,房子买下就是自己的,可现实对很多老人来说,却是一种负担。 美国蒙大拿州68岁的Kurt说:“我都68岁了,本该在院子里种花、陪孙子钓鱼,可整个夏天都在打工,只为了交房产税,好继续住在我1995年买的房子里。”他的话揭示了一个残酷事实:房产税能把退休生活变成长期打工,房子成了终身负担。 Kurt的房产税从每年895美元一路涨到接近8000美元,每个月得交700美元给政府,才能继续住自己的房子。 靠固定社保金生活的他根本扛不住,只能拖着年迈的身体干零工补上差额。 房产税之所以能把老人逼成这样,关键是数额高,而且会随房价涨。 加州一套50万美元的房子,每年光税就6250美元。 更糟的是,房子升值了,税也跟着涨。 有人几十年没换房,但周边社区发展了,税单翻了好几倍。 甚至有89岁的老妇因为忘缴6美分,小额滞纳金累积到300美元,房子就被政府拍卖,这种“零容忍”事件在美国并不罕见。 有人说政府有减免政策。 但这些政策限制多:收入、年龄都有门槛,还得每年重新申请。 很多老人不符合条件,或者根本搞不懂复杂流程。 即便申请到了减免,也赶不上税涨速度。 就像Kurt一样,即便能减掉一部分,剩下的钱还是得靠打工凑。 走投无路的老人,有的“以工抵税”,有的只能加入“银发迁徙潮”。 数据显示,纽约、新泽西这些房产税超过2%的高税州,很多老人搬到南卡罗来纳、亚利桑那等低税州养老。 佛罗里达、得州成为热门目的地,低房产税是重要原因。 但对那些住了一辈子、舍不得离开社区的人来说,迁徙几乎不是选项,只能硬扛着打工缴税。 最残酷的是,扛不住的后果就是无家可归。 每年美国因交不起房产税被拍卖的房子有数万起,其中不少是老人。 他们辛苦一辈子买下的房子,只因为一次大病、一次收入中断,就可能被政府迅速拍卖,从房主变成流浪汉。 所谓的“永久产权”,对这些人来说,只是一场幻影,缴不起税,房子就随时可能不属于自己。 Kurt的吐槽,其实是无数美国老人共同的困境:“房子是自己的,却像在给政府交房租,还得靠打工续命。” 背后反映的是房产税制度的冷酷:地方政府靠税维持运转,但不管纳税人死活。 所谓“房子是你的”,前提是你永远交得起每年的“续命钱”。 这道用年龄和尊严换来的居住权,也成了美国养老体系里最刺眼的伤疤。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