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实施“最严厉制裁”!中方拒绝与荷兰官方就安世事件开展磋商,导致荷兰把控下的安世总部难以保障欧洲车企芯片供应,法国总统直接呼吁欧盟对中国实施“最严厉制裁”。 闻泰科技2020年花大力气拿下安世半导体的时候,可是当年中国最大的半导体收购案,拿下了近98%的股权。安世也确实给欧洲争气,靠着中国的投资和订单一路冲到全球功率分立器件营收第三,成了欧洲车企电子控制单元里的关键芯片供应商。 可到了2025年10月,荷兰突然下了狠手,经济事务部直接发部长令,把安世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全冻结了,有效期一年。阿姆斯特丹的法院还跟着补刀,把安世董事长张学政的职务给暂停了,派了个外籍人当董事握有决定权,中资手里的股份除了一股全被托管,等于直接夺走了管理权。 这操作太突兀,中方自然不能认,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后来主动打电话给中国商务部长,嘴上说要找“符合各方利益的方案”,可半个字不提道歉,更不说归还管理权。这种连错都不认的态度,中方肯定没法坐下来磋商。 商务部当时就把话挑明了,荷兰这做法搅乱了全球产业链,必须按市场化原则保护中企权益,不然免谈。 荷兰大概没料到中方这么硬气,更没算清自己手里的筹码,安世超过70%的产能都在中国境内,它敢冻结资产,中方反手就掐了芯片供应。 这下欧洲车企直接慌了神,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10月中旬急着发声明,说安世已经通知无法保证交付,要是断供,欧洲汽车零部件厂马上就得停摆。现在车企的芯片库存撑死了也就几周,想换其他供应商?光认证流程就得耗好几个月,根本来不及补窟窿。 欧洲内部的焦虑一下就炸了锅,法国总统跳出来呼吁欧盟搞“最严厉制裁”,看着挺强硬,其实更像慌了神的表态。毕竟欧盟自己2023年就出台了芯片法案,喊着要到2030年把全球芯片产能占比提到20%,可眼下连汽车芯片都得靠安世这种中资控股的企业供血。 真要是制裁,先扛不住的恐怕是欧洲自己的汽车产业,要知道安世手里握着近1.6万种产品料号,不是随便找家企业就能替代的。 更讽刺的是,荷兰这波操作纯属自毁信誉,安世本来在半导体器件领域不算垄断,英飞凌、德州仪器都是竞争对手。它能崛起全靠中国的订单和投资,荷兰一抢,等于把这两大优势全废了。 更荒唐的是,荷兰接管后居然让总部停发中国区员工工资、中断系统,等于自己先把运营掐断了。安世中国区倒不愁,产品转头就能卖给国内企业,可欧洲车企的订单没法履行,安世荷兰总部还得赔巨额违约金。 说起来荷兰也不是头一回干这种糊涂事,34年前不顾反对给台湾卖潜艇,中方当天就把两国关系降成代办级,直到90年代才恢复,现在又故技重施,显然没吸取教训。 背后其实还有美国的影子,之前美国就逼着荷兰搞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欧盟内部市场委员也说过要“阻止中国取得先进芯片”,荷兰这波操作多少有点跟风站队的意思。 可欧盟真能下狠手制裁吗?悬得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之一,阿斯麦、意法半导体这些欧洲企业每年都从中国赚不少钱。欧盟自己的芯片法案里也说“欧洲产品需要全球稳定市场”,现在为了安世事件跟中国撕破脸,等于砸自己的饭碗。 法国总统喊“最严厉制裁”,更像是给欧盟内部打气,真要落实,首先得过欧洲车企那一关,毕竟停产的损失,最后还是得车企和成员国自己扛。 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不是不合作,是得讲规矩,荷兰要是真能拿出诚意,按契约精神把管理权还回来,保护好中企权益,供应链的问题自然能解决。可要是抱着“抢了再说”的心态,还想靠制裁逼中方让步,恐怕只会让欧洲的芯片荒更严重。 毕竟现在全球产业链早就是你中有我,真要搞对抗,没有赢家,法国总统的呼吁看着凶,可欧盟内部连统一立场都难,更别说真的出台什么“最严厉制裁”了。

 
									 
									 
									 
									 
									 
									 
									 
									